我喜歡的兩位本地攝影師 – 黃岳泰和鮑德熹
優秀出色的電影攝影師不是把電影拍得美麗便行,能夠豐富及提升整部電影的層次、並配合電影的風格更為重要。筆者最喜歡黃岳泰和鮑德熹這兩位本土攝影師兼攝影指導,因他們是這些方面的專業。
開始留意黃岳泰 (1956-) 始於1982年由麥當雄愛將黎大煒導演的《殺入愛情街》,仍記得當時麥當雄在11月起以「好戲在口頭」作宣傳口號,一口氣推出《殺入愛情街》、《俏皮學生妹》和《神頭光頭妹》三套電影。黃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是他以流麗明亮的攝影風格,成功配合這套浪漫愛情警匪片。他以彩虹鏡片拍攝一場由警司黃錦燊率警搗破綁匪的場口,把太陽光分成彩虹七色,眼前一亮。其後一場,華燈初上時分,在沙田城門河,鏡頭推前拍攝葉倩文在橋上漫步一段,在音樂襯托下,營造淒美情調。整套戲把香港拍得極富現代感。
其後,他憑新藝城梁普智導演的《夜驚魂》,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攝影,這戲把香港的夜景也拍得異常吸引;他於1997至98年拍羅啟銳和張婉婷合導的《宋家皇朝》,相當沉實出色,這是一部罕有由港人拍出歷史感的合拍片。
在一個訪問中,黃表示,他不喜歡一些導演要求他,把他某套電影的攝影風格,放在另一作品中,因風格未必配合。他希望攝影能跟電影的風格結合,而非硬生生照搬一套作品的成功到第二部作品裡去。
鮑德熹 (1951- ) 最著名及叫人認識的作品,自然是2000年的《臥虎藏龍》,他憑李安這套電影榮膺奧斯卡最佳攝影大獎。鮑是著名演員鮑起靜之弟,鮑方之子。他少年時曾在內地生活和讀書數年。在一訪問中,他表示這些經歷,成就了他觀察事物的另一種眼光。
他於1985首部自導自攝的歌舞片《爵士駕到》,在票房上不成功。然而,其攝影風格,卻令人留下印象。他1989年的《不脫襪的人》,配合電影的六十代香港背景,懷舊優美。筆者則最喜歡他1991年替導演潘文傑掌機的《跛豪》,這片改編大毒梟跛豪販毒發跡的故事,把電影提升至歷史味十分濃郁的層次。戲初以昏黃燈光拍跛豪呂良偉50、60年代出道時的香港,甚具氣氛;後段拍70年代中廉署成立,港英政府決心掃毒和消滅貪污,跛豪以為廉署只不過是另一貪污機構,繼續隻手遮天,鮑用藍調拍跛豪最後被捕數場,那種時不予我的蒼茫和歷史感,相當濃烈,加上出色的導演技巧和劇本,是一部成績突出的梟雄片。
筆者八十代在象牙塔求學搞電影會時,曾在其中一期刊物《第八藝術》,分別訪問黃、鮑二人。猶記得在尖沙咀一酒店跟黃岳泰訪問,他健談、客氣而毫無架子,相當親切;鮑德熹的訪問則在他火炭銀禧花園的家內,一副謙謙君子,散發出特別的修養。他還囑咐筆者一定要看當時正上映、由Brian De Palma 導演的The Untouchables,盛讚該戲的攝影指導出色,是良好教材。一瞬間,這已是多年前的事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