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3的文章
圖片
悲劇人生 — 記中國戰地攝影師沙飛 (1912-1950) 談起戰地攝影師,原藉匈牙利的 Robert Capa (1913-1954) 可說 是最知名的,他拍攝 的二次歐戰新聞照片,極具震撼力。惜他於 1954 年在越南拍攝時誤觸地雷身亡。其實,我們中國本土也有一位知名的抗日戰時戰地攝影師沙飛,後來他患了精神病,殺了日藉醫生,被中共元帥聶榮臻下令處死,結局悲涼。 沙飛原名司徒傳,原藉廣東開平,但生於廣州。司徒是開平的大族,香港已故的司徒華也是原藉開平。司徒傳跟作家魯迅 (1881-1936) 十分友好,魯迅生前不少相片都由司徒傳掌機拍攝。魯迅於 1936 年 10 月逝世後,司徒傳為紀念他而發表一系列照片,起了沙飛這筆名發表,意思是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中國的天空中自由飛翔。 沙飛於 1937 年底,於河北加入八路軍,長達十一年多的軍旅生涯,拍攝了很多日軍侵華的照片,令他對日本人極其爭恨。他曾拍攝聶榮臻與日本小姑娘的照片,也替加拿大共產黨員、反法西斯醫生及中共的老友白求恩 (1890-1939) 拍過很多工作時的照片。魯迅和白求恩都是沙飛敬重的朋友。 白求恩於 1939 年 11 月在華病逝,沙飛替其葬禮及出殯儀式拍攝留念。 1948 年 5 月,沙飛因患了肺結核而住進石家莊白求恩和平醫院,接受日藉醫生津澤勝的診治。後來,他疑患上妄想迫害精神病,槍殺了醫治他的津澤勝。聶榮臻元帥為修補中日關係,在背後下令軍事法庭判沙飛死刑,沙飛於 1950 年 3 月 4 日被處死。 政治干預法治,並沒有因中共建國而出現轉機,從這早期事例已可見一斑。而沙飛的後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曾上訴中共,希望為他討回公道。 1986 年,北京軍區軍事法庭為沙飛案平反,重判他是在精神不正常情况下,槍殺日籍醫生,其行為不能自控,不應負刑事責任,撤銷原華北軍區政治部軍法處的判决。而北京軍區紀律檢查委員會也決定恢復沙飛的黨藉。 回望沙飛的一生,充滿悲劇意味。一生愛國,因患上精神病而不能自控,被政治所害,結束短暫一生,享年 38 。有攝影人稱沙飛為「中國的 Robert Capa 」,二人的出生及逝世年份何其相近,從事戰爭攝影往往都是悲劇告終 ! 延伸閱讀 : 沙飛的生平 http://baike.baidu.com/view/997
圖片
單反相機的魅力和發展 放在電子防潮箱的數碼單鏡反光機,終於在日前被筆者再拿出來,在維園的花展認真地拍了近三小時。拍攝花卉,得用大機配合長鏡和大光圈拍攝,營造淺景深的矇矓矓背景效果,才有趣味和滿足感,並非 DC 機仔及智能電話的隨意 snap shots 可以拍到的味道。 過去一年多,筆者多利用智能電話的簡單拍攝功能,用 apps 製造出變色和 Lomo 等懷舊效果,產生另一種美學,並把相片即時上載至 facebook 和 instagram ,十分方便。然而,想真正享受認真拍攝的快樂感覺,還得倚靠單反機的功能。 過去幾年,隨著可換鏡頭半專業 DC 相機的普及,對單反的市場造成一定衝擊。不少影友喜歡輕便及「試新嘢」,紛紛轉用這種新型照相機。所以,單反機要突破傳統,穩佔市場份額,得有一些新搞作和亮點,才能留住如筆者這些喜歡單反的影友。 除了增加像素到 2,400 萬及加強連拍功能外, Canon 及 Nikon 等大型單反機製造商已透過加入下列功能,試圖增加單反的號召力。 1)     全高清 1920*1080 的拍片 : 基於上述兩大歷史悠久的廠商有多支成像銳利的「鏡王」。故此,為單反機加入高清拍攝功能,是一大亮點,這令到用單反拍高清影片的用家,也大為增加。一位拍攝廣告及機構形象短片的業界朋友告訴筆者,他們行內已多用單反拍攝高清短片,利用一系列的大光圈靚鏡營造淺景深的迷人效果,較具電影感。而一般的 HD video camera ,因為不能換鏡,也沒有很多高質素靚鏡,變成拍普通 event ,如記者會或頒獎禮的主打。 2)     加入 Wi-Fi 傳送相片到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功能,令相片也可透過智能裝置即時上載至 Facebook 及其他社交網站。現時,絕大部分單反機都不具這新穎功能。但 Canon 新出的 6D ,已內置這 Wi-Fi 裝置。事實上,單反若繼續故步自封,不具備即時上網的相片分享功能,吸引度只會持續下降。多功能於一相機上,必定是這類電子產品的未來發展方向。 Nikon 的 D600 ,則需另購微型 Wi-Fi 傳輸器,插入相機機身,才具分享相片到智能手機的功能。 筆者相信不同影友,都有其不同的「夢想相機」。筆者的 dream digital SLR camera 是一如智能手機般,
圖片
終於一窺神秘而典雅的葡人俱樂部 — 崗頂劇院 日前與舊報館同事及朋友到澳門旅遊兩天,高興知道過去一直不作公眾開放的 崗頂劇院終於讓人參觀,又怎能錯過呢 ?! 這劇院過去長期只在政府部門舉辦文娛活動、如一年一度的的音樂節和藝術節才會在演出時開放。 過去,從照片中看到的崗頂劇院是一座十分典雅的粉綠色建築物,內裡的紅色椅子跟表演舞台,十分歐陸式,很莫札特電影裡的歌劇式劇院,只是微型版。這劇院一直予筆者的印象是神秘而有點遙遠。 一入劇院,會見到偌大的鏡式跳舞大廳,才會再看到劇院。因劇院已成歷史建築物,故在此表演劇目的規模,例如人數都有一些限制,藉以保護這幢歷史文物。首次實地參觀這劇院,有點興奮,喜歡那種 19 世紀式的氣派。那時,凡葡人有慶典盛會、派對聯歡、歌劇表演,都在這裡舉行,衣香鬢影。 葡國人視粉綠色為高尚、貴族式的顏色。這幢劇院建於 1860 年,當時澳門一批葡人為紀念葡萄牙國王伯多祿五世而集資建成,故崗頂劇院的葡文為 Teatro de Pedro V 。在 1873 年,加建八個廊柱,而成為現貌的三個拱門式及三角形正面入口,屬新古典主義式的建築。 據知,當時還有桌球等設施,故崗頂劇院在當時又稱崗頂波樓。而 1962 年,著名鋼琴家劉詩昆與其他中國青年音樂家來澳門時,也曾在崗頂劇院表現。 今次參觀劇院,一個良好印象是一名男保安員十分有興緻向我們講解劇院的一些歷史軼事,這實屬難得。博物館等劇院的保安,十俱其九都僅視保安為一份糊口差事,根本不會對那些文物產生興趣。該保安卻像導賞員般跟你細心講述。記得七、八年前在中文大學攻讀文化管理碩士課程時,老師何慶基先生曾提到若博物館的保安員能夠跟你講述歷史,而非僅盯著你的一行一動,那便是博物館的成功。這次著實是一次很意外的真實體驗和收穫。                                     跳舞大廳
圖片
懷念深具藝術造詣的中國當代畫家和電影導演陳逸飛 於 2005 年 4 月突然因病離世的畫家陳逸飛 ( 1946 年 4 月 14 日 — 2005 年 4 月 10 日,享年 59) 是筆者喜歡的一名中國當代畫家和視覺藝術工作者。他生前畫的江南水鄉仕女圖油畫,縱然被不少人批評為「鬼佬趣味」和「匠氣十足」,但無礙筆者對他這些畫風的喜愛。他的油畫技法深厚;他的畫不在於像真度極高,更重要是出色的顏色運用和營造出一種藝術的味道和氛圍,寧靜和平。這種氣氛和韻味經常是筆者對視覺藝術的追求及評價標準。 陳逸飛出生於浙江,但成長於上海,於 1965 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故他對舊上海風情擁有一宗獨特的觀察和塑造,這在他於 1995 年精心經營的電影《人約黃昏》完全體現出來。 陳於 1980 年攜著少量金錢遠赴美國繼續深造油畫,獲得藝術碩士學位,其在紐約創作的油畫獲得當地拍賣界青睞,並先後在華盛頓、紐約及東京等地舉辦個人油畫展。美國《紐约時報》曾稱他的“畫風融合了寫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叫人想起歐洲大師的名作”。 他的畫獲得石油大王兼哈默畫廊的主人哈默博士垂青,向外界大量推廣。哈默並把陳的作品《家鄉的回憶 — 雙橋》作為禮物,於 80 年代中期送给當時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那是一幅畫水鄉周莊的畫作,這畫的結果是紅了陳逸飛本人和周莊這處旅遊勝地。 陳逸飛於 90 年代初涉足時裝業,創辦 Layefe 的男女服裝品牌及視覺藝術公司。他的畫家兼商業味道受到一些批評,不少藝評人喜歡作藝術和商業的二分法,藝術家不可商業,否則他的畫作便會褪色和失去所謂 heart 。筆者並不熱衷這種糾纏與爭論,畢加索的畫作也十分商業、為抽象而抽象,為何卻普遍受世人青睞 ?! 這其實很值得深究和討論。 令筆者對陳特別喜歡的還有其於 1995 年導演、以三十年代舊上海為背景的電影《人約黃昏》。這電影由吳思遠監製、香港演員梁家輝和內地女演員張錦秋主演,講梁飾演的報紙記者在一晚結識神秘美艷的黑衣女子張錦秋,這女子自稱為「鬼」,行蹤無定、撲朔迷離。梁之後深深迷戀這女子,多番跟蹤和打探其背景。 陳逸飛把整部戲拍得極富藝術味道和追看價值,黑夜的舊上海氣氛尤其迷人,劇情的發展到結局也頗出人意表,顯示陳的獨特視覺經營和美學世界。筆者有幸在多年前買得戲的 VCD ,保留了這
圖片
火紅的國產電影票房與飛天的院線   ( 二之二 ) 前文二之一談及過去十年,國產電影飛速發展;本文雜談國產電影票房的火紅和院線的衝出國際。 香港早在六、七十年代已有賀歲片,於春節前後上映。一般而言,賀歲片的質素應較高,票房亦較易因觀眾入場嬉笑一番而刷新票房紀錄。不過,我們的祖國要到香港 97 年回歸前,才有所謂賀歲片的出現;當時 1997 年 12 月,馮小剛以《甲方乙方》初試啼聲 ( 而國內的賀歲片是指聖誕節的映期開始,橫跨新年為期的約一個月時間 ) 。該片於 1997 年 12 月 20 日在中國上映,獲得了 3,000 萬人民幣的票房收入,其中有 1,150 萬的票房收入來自北京。 之後陸續幾年,內地的賀歲片都由賣座電影高手馮小剛包辦。 2001 年 12 月他導演、香港演員關之琳也有份演出的《大腕》繼續在票房上奪標,記得當年與母親往上海旅遊,上海的戲院也在上映《大腕》。 2004 年,馮的賀歲片《天下無賊》取得 1 億 2 千萬票房,從此,國產電影的票房動輒過億。中國也成為全球電影票房增長最高速的國家。 從下表可以看到中國過去五年電影票房的驚人增長  ( 資料來源 : 國家廣電總局 ) 年份 電影市場全年票房 ( 人民幣,億元 ) 國產電影所佔票房 ( 比例 ) 2012 168 億元 80 億元 (47.6%) 2011 131 億 1 千 5 百萬元 2010 101 億 7 千 2 百萬元 57.3 億元 (56.3%) 2009 62 億元 2008 43 億 4 千 1 百萬元 2011 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全年收入 131.15 億票房,較 2010 年增長 28.93% ,超越英國和印度,成為僅次於北美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電影市場。 院線方面,前文提及國內有十三大院線,包括萬達、廣州金逸珠江、新影聯、廣東大地、上海大光明及世紀環球等。 其中,以經營房地產起家的萬達 ( 全名為「中國大連萬達集團」 ) ,在去年以 26 億美元收購美國歷史最悠
圖片
國內電影的分賬概況 – 電影製作公司與院線方的利益對壘   (二 之一 ) 過去十年,國產電影發展之快,令人驚嘆。不論電影的質素、規模,以及戲院的急速數碼化、現代化 ( 數碼戲院 ) 均叫人嘖嘖稱奇。九十年代中期起,民營電影公司紛紛投入電影製作和發行的商業市場,當中以華誼兄弟、博納影業集團最為知名,成績也最超卓。 電影必須在戲院公映,才會生財回本。一部電影在下游的戲院放映,跟上游的電影製作公司如何分賬,是一個很有趣的課題。近年,國內電影 ( 包括中港合拍片 ) ,票房收入往往達七、八億人民幣也不足為奇。如何分賬,原來已成電影製作公司和院線方經常爭吵的新聞,皆利益所在也。 國內的票房分賬情況,跟歐、美國家不同。簡單而言,電影方和院線方的分賬比例是 43:57 。即一部電影若有一億人民幣票房,電影製作方只得 4 千 3 百萬,戲院則獲餘下的 5 千 7 百萬。上游的電影方獲得較低比例,有國內獨特的原因。簡單來說,是國家想鼓勵戲院的發展,不論戲院的數量、質量 ( 如放映設備和座位舒適度等 ) ,都需要大幅發展,令更多國民走入戲院。 ( 在西方國家,電影公司獲得的分賬比例高於百分之四十三,日後有機會再談 ) 一部大片,製作成本高昂;扣除演員、導演及佈景、服裝等寵大開支費用後,要獲得高票房,才能回本。所以,憑低成本而獲高票房,是每個電影製作人夢寐以求。最近,國內票房最高的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票房超過 12 億,觀影人次超過 3,900 萬人,便是低成本而高票房的成功一例。 現時,國內有五大電影製作公司 ( 有兼營電影發行的 ) ,包括中國電影集團、華誼、博納、星美和光綫。十三大院線則有萬達、廣州金逸珠江、新影聯、廣東大地、上海大光明及世紀環球等。 在去年 11 月開始,電影方與院線方便就票房分賬問題,發生利益爭拗。五大發行公司聯合向院線提出,將發行方分賬比例提高到 45% ,涉及到 5 家公司即將發行的大片《 1942 》、《王的盛宴》、《大上海》、《一代宗師》和《 12 生肖》。 這五大公司的單方面聲明,自然引起院線方的強列反彈。 27 家院線聯合公布《中國電影院線市場協商宣言》,表示不會接受發行公司提高分賬比。經過十多天的爭論,雙方才達成一致協議,分三個模式、實施新制。 這三個模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