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4的文章
圖片
柬埔寨吳哥窟行之二 : 感受 旅遊柬埔寨,主要是觀賞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故沒有去首都金邊。大、小吳哥等古蹟建於公元十二世紀, 800 多年前的宏偉大石雕建築令人讚嘆,柬埔寨也曾是一個古文明的國度,泰國的文字和民族也源於柬埔寨。然而,五十年代獨立後,柬共上台,開展數十年不仁的統治,斷送了國家和人民的福祉。 上世紀七十年代赤柬的血腥統治,過百萬人無辜遇害,是亞洲其中一件最殘暴的人禍和令人黯然的歷史。身為柬埔寨華人第三代的導遊  John  雖 逃過「鬼門關」,套用他的說話 : 「閻羅王沒有收留他」。然而,他的父母及兩位兄長卻在內戰和人禍中離世了,他成為孤兒。 93 年內戰結束後,他認識了一位港人,教他廣東話,成為今天帶隊、向遊客講述柬埔寨歷史和文化的一位有心、盡責的導遊。 年輕時,他做過多年游擊隊成員,在森林打過無數游擊戰,曉得野外生存之道。在坦克車上開遠距離的鎗炮,這些親身的經歷,歷練了今天成熟和穩重的他。傷痛雖已過去多年,他在旅遊車向我們回憶那段經歷時,仍難掩觸動,畢竟那是不可逆轉的苦難。 之前聽過的出入境時,櫃檯的人員會向你索取一美元小費;在旅遊區,警察會向遊客售賣警章和警帽,果然是事實,筆者都親身碰上了,扮聽不懂、沒有給一美元小費,以免鼓勵這有辱該國的不良習慣和行為。在古蹟石像前,笑著反問該位用廣東話向筆者賣警章的警察,「有沒有警鎗可賣 ? 」他笑答 : 「沒有。」 在旅遊區,有很多沒穿鞋的小孩向遊客售賣明信片及當地畫冊,當地除農產業外,依靠 800 多年前的文化遺產作為「無煙工業」,賺取遊客外匯。今天,很多文明古國都是這樣。 今天的柬埔寨,也是世界其中一個「血汗工廠」,資本主義大國的名牌在這國聘用無數女工和童工,利用廉價勞工和不健全的勞工政策,在低成本上賺取暴利,製造不公平貿易。 政權及統治者的無能及缺德,結果一定是無辜的百姓受害,在發展中國家和今天屬文明的香港,同樣是真理、沒有兩樣 。 回港後,在圖書館借了一本「我與中共和柬共」的書 ( 見下圖 ) ,由一位柬國華人、跟六、七十年代中共有緊密關係的人撰寫,講文革時期毛澤東政權對赤柬波爾布特的支持,間接造成該國的禍害。該書補充了兩國一段鮮為人知的過往,提供了可貴的歷史補述。有興趣了解柬埔寨近代史的讀者,該書應是一本不可遺漏的著作。 延

A trip to Angkor Wat

圖片
A ngkor Wat Music Video_ 柬埔寨行之一   2001 年時,已想一遊享負盛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到十三年後的上周才成事。過往,對柬埔寨這國家的認識一直不深,此行獲當地華僑導遊  John 的細心講解,才增進一些。柬埔寨叫人較為認識的,卻很可惜是赤柬的血腥統治 -- 當代其中一項最殘暴的人禍和最令人黯然的歷史。日後再寫此行的感受。 先看看今次拍攝及剪輯的音樂錄像。五天一共拍了  120  多條短片,因事前已計劃採用  Xavier Cugat  的  Perfidia  音樂,這悅耳悠揚的音樂只有  2 分鐘 55 秒 (王家衛電影「阿飛正傳」也曾用過這配樂)。故不少拍攝了的片段,只好割愛。不說了,去片 … . 。                                            宏偉的小 吳哥窟
圖片
我的 1984 英國作家  George Orwell  於 1949 年出版的著名小說《 1984 》,描繪 1984 年是一個極權世界的光景,人類被監視,沒有私穩和人權,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現實中, 1984 年幸未成為極權世界; 1984 年的香港,中英兩國忙於香港前途談判及草擬香港回歸中國的「中英聯合聲明」 -- 香港前途協議。 這背景下的 84 年 8 月下旬,筆者從澳門來港重讀中六,至今在港生活轉瞬 30 年, 1984成為 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 。從澳來港是二姐的意念,當年她提議小弟不如在港重讀一年中六,希望考入中文大學。這個意念成真了,在中大畢業後一直留在這個小島工作和生活。迄今,筆者在港生活的日子已遠超過在澳的日子。 得感謝主藉著二姐萌生該意念,可說改寫了筆者今後的人生路程。她為我在港找學校,在澳時讀培正,香港的培正卻沒有收錄小弟重讀,可能是見筆者高考的成續並不出眾。只有一家被視為「左校」的培僑中學取錄,結果,認識了不少好同學,至今仍是好友。 猶記得有早讀堂,早上在操場也有升國旗禮,真「前衛」。早上未正式上堂前,有 15 分時間閱讀文匯報,兩位同學讀一份,報紙費在每月交學費時已一併繳交。當年每月學費是三百數十元,比起津校香港培正的每月 80 多元,貴上四倍多,因當年培橋仍屬私校,沒有港英政府的資助。 除此之外,學校並沒有刻意灌輸我們共產或社會主義思想。其實,校園內也沒有甚麼給人「左校」感覺的毛澤東等雕像,外貌跟其他一般學校沒有顯著分別。初到香港,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文化衝擊,澳葡政府管治下的澳門民風,跟港英政府下的香港,十分不同,無需筆者在此詳述。 教學上,澳門老師是不會教學生在考試前  tip  題的,十分「單純、讀書」式;香港的老師,則會為我們  t ip 題,例如,說《出師表》不用讀了,因去年或前年已出過,今年讀《庖丁解牛》等吧 …. ,明顯是考試導向。 香港的教育制度也屬失敗,過於重視中、英語文能力和背誦,令很多有潛質和創意的同學無緣跨越大學門檻,扼殺了無數人材。其實,除所謂高等教育外,政府應大力增設職業教育,培訓各種各樣的藍領專業人才。 1984 年 9 月 26 日和 10 月 1 日,學校特別讓我們觀看中英兩國草簽香港聯合聲明的典禮,以及中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