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5的文章
圖片
從彭浩翔近作《撒嬌女人最好命》及《香港仔》談他的優與缺 彭浩翔 (1973- ) 是本港新一代年輕導演中,筆者比較喜歡及認為有個人特色和時代觸覺的。他早期的《大丈夫》、《公主復仇記》可看出他擅於捕足都市中、低下階層男女關係和性慾的情感。數年前的《志明與春嬌》和《春嬌與志明》,因攝製資本較充足,在吸引眼球的攝影與美術包裝下,寫都市某類型前線工作者、白領階層 ( 但非知識份子 ) 對愛情的態度,充滿小情小趣與生活味,亦甚為討好。 去年, 他嘗試走出框框,寫香港老中青三代人的苦惱與家庭、情感問題,也寫一些本土變遷,拍出《香港仔》,則儘顯其格局與視野 的局限,最叫筆者失望,也令筆者重新評價他的優與缺。《香港仔》內描繪的苦惱、少年時的苦痛帶來成長傷痕等, 全屬「小題大做」,根本就不是甚麼大不了及重要苦楚。 例如,電影內古天樂的小女兒因天生沒有美貌,令作為父親的他甚擔心及苦惱,因而自少便教女兒要懂得自己換燈泡,否則沒有男生幫手換,便極之荒謬。整部電影沒有反思男女價值與俗世觀念,所寫的煩惱也十分多餘、全屬自己找來的,令筆者變得十分小看彭。 八十年代,成功拍出台灣社會變遷及都市化如何影響男女與人際關係的導演侯孝賢 (1947- ) ,其出色作品《童年往事》、《戀戀風塵》及《尼羅河女兒》等,全屬筆者至愛。他有一句名言 : 「要有偉大的作品,創作者必先是一個偉大的人」 ( 大意 ) 。筆者十分認同。去年觀賞彭浩翔的《香港仔》後,筆者最大感受是即時聯想起侯的上述說話。正因彭的個人局限,他不易拍出甚麼驚天動地、有社會人文與藝術價值的偉大作品。 所以, 他最新作品《撒嬌女人最好命》在今年一月公映後,筆者遲遲不敢入戲院觀看,怕又一次失望,怕是另一套充滿大男人意識、沒有反省的「小資式」小情小趣電影 。筆者在三週前終於看了,全因好友推薦,以及女主角周迅 (1974- ) 的缘故。 周迅是筆者喜歡的內地女演員之一,她的演技在眾女星中最好,擅於以眼神及神情演繹不同角色。她多年前的《李米的猜想》,是筆者最喜歡的周迅作品。戲內她演一出租車司機,四圍開車尋找失蹤丈夫。戲份由頭帶到尾,演技卓越。該戲也好看與特別。 《撒嬌女人最好命》屬中港合拍片,資金豐厚,攝影、美指和後期調色都做得非常出色。電影好在沒有明顯大男人意識,當然一貫彭拿手的小情小趣。
圖片
美國人的自我追尋及can do精神: 由兩部電影American Sniper 及Wild談起 踏入 2015 年,看了兩部美國出產的優秀電影,都屬改編真人真事,分別是「美國鐵漢」 Clint Eastwood 以 8 4 高齡導演的   American Sniper  及   Cheryl  的行山電影   Wild 。主角分別一男一女,前者   Chris Kyle  因 911 事件而決定參軍報國、後者   Cheryl  在上世紀 90 年代中,因感傷失婚母親癌症離世、加上悔恨自己濫交及吸毒生活而決定花數月時間、獨個兒行走長達 1,000 多英哩的美國西岸大西洋山脈   (Pacific Crest Trail)  來挑戰自己、改變自己及反思生命價值。 這 blog 文不是影評,而是一篇感受。兩部電影予筆者最大的感覺是西方人 ( 特別是美國人 ) 對自我價值、身份追求,相對我們華人來得敏感和直接,這源於西方人冒險、探索的   DNA 。 不懼困難、勇往向前,「想做就去做」的 can do  精神,值得華人學習。 筆者八年前在愉景灣工作時,因工作關係要協助不少外藉人在周六、日搞大型的攀山越嶺活動。西方人的父母親,從少訓練孩童通過艱難的運動和越野外展來訓練自己的體能和意志。 10 歲左右的兒童便駕著單車從山上的馬路飛馳落山、然後立即衝往大海競逐游泳,又走上沙灘繼續「鐵人式」狂奔,不怕危險。 華人便不會這樣放膽讓年幼的子女進行這些高危運動,參與這些活動幾乎全為外籍人,不見有東方面孔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造就極端不同的人格發展和成長。敢作敢為、不會計較太多得與失,西方人較華人明顯。這全是筆者在愉景灣工作的一大體驗,明顯感受東西文化的異同。 所以,在觀賞上述兩部同是改編真人真事的電影時,感受直接。西方人的上述精神,成就不少奇異的經歷和成長。在 American Sniper  電影和真人真事版本, Chris  憑藉天賦神槍技能,在伊拉克殺敵數百,成為當代的美國人英雄。其成長深受父親從幼灌輸的人只有三種 -- 「綿羊、狼及牧羊人」的理論教導。電影也體現   Clint Eastwood  一貫的美國右翼觀點,用「以戰止戰」方式維持和平與秩序;對殘暴的恐怖份子毫不手軟,一種西部牛仔式的戰士風格。不要忘記   Clint 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