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4的文章
圖片
從「現代日本寫真展」思考攝影 剛過去的周日,在藝術中心觀賞「現代日本寫真展 -- 從 70 年代到現在」,進一步認識現代日本寫真大師的作品。森山大道及荒木經惟已是當代日本攝影大師,展覽也展出他二人的部分作品。 筆者喜歡森山大道 (1938 年生,大阪人 ) 的粗微粒城市快拍 (snap shots) 。他的黑白、走焦、晃動、高反差及粗微粒的攝影風格,大大開濶了城市影像和紀錄的空間。過往,紀實城市攝影一直是法國攝影大師  Henri Cartier-Bresson 拍攝二次大戰後的那種淡定、寫實中帶安穩的風格。 森山的隨意式寫真,完全打破攝影語言和常規,建立了一種「感覺先決」的新風,拓展了攝影的天地,影像不再是那種傳統式、規規矩矩的美。 展覽另一叫筆者瀏覽較久的是荒木經惟 (1940 年生,東京人 ) 與其妻子陽子的散文暨攝影集。這對恩愛夫妻的相識、相戀已是一個傳奇。 1998 年更被拍成影片《東京日和》,由中山美穗飾演陽子,這絕對是一部賞心悅目的好戲 ( 筆者兩年前也曾在這網誌寫過 ) 。荒木經惟最富爭議的是他替色情雜誌拍的無數裸女和大特寫性器官的作品,衝突社會道德價值和赤裸、色情的可接受程度,這跟他和陽子的一段純情,形成強烈對比,或許是日本人「菊花與劍」的雙重矛盾性格使然。 另一得著是從展覽中認識了東松照明 1930-2012) 這位紀實攝影家,展覽只展出他一幅名為「噢,新宿」的作品 ( 見下圖 ) ,但那躁動內涵與光影的對比,足以留住你的目光。 之後在網上翻查,原來他專拍攝二次大戰後美軍在日的各個美軍基地,從作品帶出美國如何影響日本的文化,例如,有一幅出名的「口香糖和巧克力」,帶出這兩種東西入侵了日人的日常生活。 東松照明的另一主題攝影是「核災後的長崎」,拍長崎市民被原子彈轟炸後的苦難,如肌膚損傷等,以真實的影像反戰和反核。這是攝影的重大社會功能。筆者今年一月,也曾到長崎參觀紀錄原子彈災害的展館。任何戰爭,受苦的都是無辜百姓,也是筆者反戰的一個主因。 今天,攝影已成為十分普及的玩兒和愛好,手機拍攝大行其道,好像人人都成為攝影師。雖然數碼攝影似已全面取代菲林攝影,然而,這僅是方式或記載媒體而已。攝影的意義、語言和功能,還是有很大空間值得思考和從實拍中摸索。 延伸閱讀 紀
圖片
成瀨巳喜男的《浮雲》 : 過譽的經典,好色男人的「理想女子」形象   成瀨巳喜男 (1905-1967) 這部改編女作家林芺美子 (1903-1951) 小說的電影,公映於 1955 年,獲得無數研究日本電影的專家和中外大導演讚揚,筆者日前慕名而看,可惜是大失所望,不明白這部所謂細膩描繪女性對愛情矢志不渝、精忠如一的電影 ( 其實是情根錯種,愛錯好色、無恥大男人 ) ,會被吹捧到如此高尚的地位 ?! 觀影後,筆者為求明白,在網上查閱稱讚這戲的文章。對不起,筆者未被說服,維持立場,仍不喜歡這戲。網上有文章說這戲是對無情男主角批評,對不忠男角作出抨擊。對不起,自問有很不錯欣賞水平的筆者,完全看不到電影有這批評的成分。 戲的背景 是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男角本身是日本農林署的公務員,戰時在安南 ( 即今天的越南 ) 做農林考察工作,已婚的他在日本已有太太,但遠在安南,寂寞的他跟女傭發生婚外性關係。一天,飾演女主角的高峰秀子從日本來到這裡工作,鍾情於男角。男角也看上秀子,二人很快發生關係。男承諾戰後回日本跟原配離婚而跟她共諧連理。 不過,到日本戰敗後,秀子滿懷希望到他的日本家裡找他,卻發覺他沒有離開妻子。日本戰敗後的上世紀四十年代,經濟低迷、百業待興,人浮於事,這就是電影《浮雲》的意思,也是男女主角所處的境況,生活與感情均無根地飄浮不定。 為了生活,秀子也作過「短暫的企街」工作、並跟一美軍一起 ( 戰後日本被以美軍為首的盟軍管治 ) ,而一個對她有所企圖的「義兄」亦經常借故親近秀子。不久,男女角二人還是繼續婚外情的來往,因工作不定的男角以照顧患上肺結核病的妻子為理由,一直不願離婚。 一次,二人到低級的溫泉旅館偷情,男角竟看中在旅館作侍應的清子,收入已不穩定的他把  Omega  手錶賣給旅館老闆,以獲得金錢在溫泉旅館可以多住一晚,趁晚飯後秀子酒醉,跟清子到旅館的溫泉共享泡泡。翌日,敏感的秀子已懷疑男角跟清子有染,但她仍不懂得臨崖勒馬,繼續跟男角「不倫戀」。 不幸的是她懷了男角的骨肉,並發覺男角竟然跟清子繼續來往,清子並住在男角破舊簡陋小屋內,一起同居。 其實,清子本身亦有丈夫。 秀子在醫院墮胎後,看到報紙報導清子的丈夫因憤恨清子婚外不忠、而把她殺了。秀子離開醫院後,到男角家斥責他,其實是他害死了清子才是。
圖片
黑澤明之二 : 50 年前已寫仇富情緒的《天國與地獄》 黑澤明拍於 1963 年的 《天國與地獄》是他另一部少數時裝片的佳作,直譯日片原名《天国と地獄》。 英文原名則為 High and Low ( 上 層階級與下層階級之意 ) 戲首 20 多分鐘的戲,都只在主角三船敏郎的豪宅客廳內發生,這段戲講身為鞋廠董事的三船,跟其他董事在發展公司業務上出現爭論、分歧;他想為客人製作高品質的鞋,其他董事則只顧利潤。 跟著,有綁匪原想綁架三船的小兒,卻誤綁了三船司機的兒子,報案後由仲代達矢領導的警員們,在其屋內接聽綁匪勒索要求贖金的電話 … 。全部劇情就在同一場景發生,很有舞台劇場的味兒。 三船原想把辛苦集資而來的 3000 萬日元發展鞋廠業務,但在救人的兩難掙扎與取捨下,最後願意改作贖金。戲的下半部集中拍以仲代達矢為首的警方如何偵查和破案,拍得甚有趣味和細膩。居住於半山獨立屋的三船敏郎一家,就像住在天國的寫意、舒適環境內,俯視山下民居。 戲末,警方破案,綁匪是一名年輕的實習醫生,居於山下細小、沒冷氣的小屋,每天看著山上昂貴的大屋,心懷忌恨而萌生綁架念頭。最後一場,這實習醫生面臨死刑前,要求與三船敏郎單獨會面,道出他綁架的原因,是要令三船敏郎因缺錢及出現債務危機,而被迫一嘗地獄般的窮困生活。 電影沒有清楚交代為何該年輕醫生會如此仇富,而電影內出現的有錢人,即三船敏郎的其他董事,都是「見錢開眼」及沒有甚麼道義和操守的商家佬。相對上,三船敏郎除希望生產出有質素和耐用的鞋給顧客外,肯把 3000 萬日元贖回司機的唯一兒子,屬有情有義。經報紙媒體報導下,也贏得廣大市民的同情和支持。故有錢人在黑澤明這部電影內,不是「凡富人皆奸」,做到了「政治正確和平衡」。 有點奇異的是該醫生在戲尾對三船說,他被處死後,可從此由地獄轉到天堂;即他認為其行為,是為世人做了一件應做的好事,會獲得上天嘉許。 作為前新聞從業員,有一場戲是特別教筆者留意的,是偵探仲代達矢為捉拿鎖定了的疑犯實習醫生,竟叫了各媒體的記者,齊集在警署內,促請他們特別刊登一段假新聞,目的是誤導該綁匪,而眾記者竟照做如儀。不知現實的日本傳媒,會否為公眾利益而這樣做。 ( 一笑 ) 黑澤明屬多產導演,筆者看過的其實不多,有好友推介看《沒有季節的小墟》,亦有好友推介《紅鬍子
圖片
黑澤明之一 : 探討生命意義的《流芳頌》 初次接觸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 (1910-1998 ) 的電影是他拍於 1954 的 《七武士》。八十年代初,少年時在電視看的,那是一套長達三個多小時的長片 。印象中看到凌晨三、四點,片子很長,但絕不沉悶,把戰鬥的場面拍得有條不紊。該戲講一群村民為對抗山賊,請來七位武士聯手反擊。 之後,再接觸黑澤明的電影已是大學時期。那時,香港某電影機構搞了一個黑澤明電影的回顧展,選映了他的多套電影名作。筆者選看了他於 1950 年拍成、享譽國際的《羅生門》,黑白映象,卻十分凌厲,戲中各人為保護自己名聲而對同一事件出現不同有利自己的闡述,令《羅生門》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響亮代名詞。 黑澤明是一位十分多產的大導,題材廣泛、談及的主題亦十分多樣化。 其中兩套最為人稱道的時裝片《流芳頌》 ( 又名《生之慾》、日語原文為《生きる》)及《天國與地獄》,筆者最近才透過 DVD 觀賞。 這文先談《生之慾》,電影講一位一生做事「求求其其」的平庸公務員志村喬,在晚年得悉自己患上胃癌後,想在有生之年為居民做翻一件好事,卻為家人及同事誤會。 當年,香港把這電影譯作《流芳頌》。日文原名為《生きる》,「為生存」之意,更恰當反映電影想表達的訊息。 黑澤明把這片拍得很特別 ,前半部寫志村喬在居酒屋內認識到寫俗套小說的作家 ,該作家得知志村喬時日無多,帶他到夜生活場作見識及享受人生,令他眼界大開,見識一生從未度過的酒欲生活。 不久,他深感這種生活不是他追求的。而女下屬因要請辭而與他多接觸起來,二人共享了短暫的忘年友情。然而,這卻為其不孝的兒子和媳婦所誤會, 以為他「臨老入花叢」;兒子也想覬覦老父的退休長糧,套用現今的語言,就是想當「啃老族」。 黑澤明很大膽,在長達 2 小時 20 分鐘電影的一半,便讓主角病逝。由志村喬的眾同事在他的靈堂當夜,以倒叙手法,由各人憶述為何志村喬會突然一反常態,隻身奔走各大小官僚部門,為居民爭取填平一個水池及重建為公園,令主婦及小孩可以有一個休閒、玩樂的場所。 這電影洋溢人文情懷,寫一個一生敷衍了事的公務員,到生命盡頭時想為人民做回一件有意義事的意志與能耐。黑澤明一貫地把片子拍得有紋有路、有戲味,是他其中一部必看佳作。 除一些武俠動作片如《七武士》及《姿三四郎》外,黑澤明這
圖片
從《看見台灣》看台灣人的人文和愛惜本土情懷 數周前,觀賞了著名高空攝影師齊柏林的得獎紀錄片 《看見台灣》,這部 100 多分鐘全部在直昇機高空鳥瞰台灣而拍成的電影,十分「另類」,非一般純粹的紀錄片;全片沒有訪問任何人,只有名編劇吳念真的旁白 。 高空下的台灣,山川、稻田等景色壯觀迷人,很多人從未見過這樣的台灣,這是一部講工業發展破壞台灣山川、河流與土地的環保片。本身是公務員的高空攝影師齊柏林為拍這片,辭掉公務員的穩定職位,還賣樓籌措資金,籌備三年,期間獲得不少台灣有心人的幫忙,得到很多台灣公司集資才拍成。 筆者觀看當天有點累,有一些時間睏極而睡著了。因美極的片段看得太多也會被麻木,加上這紀錄片並非很有機地合成,開首一大段時間沒有旁白解畫,有點沉悶。後半部進展較佳,環保的訊息和講解有力推進而令影片可觀性大大增強。 看這片的再一次感受是,台灣人跟現實的香港人真的很不同,對土地、對自己地方關愛之情,大港人數以萬倍。這是筆者及很多人喜歡台灣的原因,也是台灣作為華人社會的魅力、獨特和吸引人之處。《看見台灣》最看得到台灣人的誠意、能耐與努力;這片雖不完美,但訊息與背後誠意攞足 100 分。 猶記得 1983 、 84 年開始,以侯孝賢、楊德昌及陳坤厚等台灣新導演為首的電影人,揭起「台灣新電影」序幕,《戀戀風塵》、《青梅竹馬》、《海灘的一天》、《恐怖分子》、《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全部都是講台灣社會變遷對人際關係的影響,講都市化發展令人情變得疏離、冷漠,全部都是有心有力,充滿人文情懷、反思台灣本土進程的上乘佳作。那時,筆者正在大學求學,這些電影都成為筆者的重要精神食糧和成長養份。 80 年代,台灣經歷蔣經國統治,解除黨禁、報禁及逐步走向開放與民主改革的大時代,上述電影正好是一個大時代的側面反映與見證。 90 年代初,李安接力,其一系列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探討家庭上下兩代價值觀的轉變,從中看見台灣數十年來的轉變,也極富意思和儒者情味。 反觀香港,從 60 年代後期粵語片式微,過去 40 多年來極少有講本土發展和人文關愛的電影,香港電影人才濟濟,也經歷 80 年代中英就香港前途的談判和 97 大時代的歷史更替,為可會這樣呢  ?!   有機會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