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2的文章
圖片
與神重建關係 這篇網誌是「信仰路」的第三篇。第一篇結尾寫到在中學、大學及在社會工作的一段很長日子,縱使心中信主,承認是罪人及相信神是造物主,卻沒有返教會、很少禱告、亦沒有讀經。這篇是續篇。 在香港重讀中六時,每晚禱告求主讓我升讀大學。主聆聽了我的祈求,然而,入大學後卻很少再跟神說話。雖然如此,過去多年來,筆者內心都感到主並沒有因此離棄我;相反,祂一直仍恩賜健康、工作及現在的自置居所等,故感恩之心常在。「只有人離開神,而沒有神離開人」。 沒有返教會,並不代表遠離基督教信仰;很多人 ( 包括過去的自己 ) 遠離教會是因為不希望受教條的束縛,喜歡自由、無拘無束、「喜歡做什麼便做什麼」。過去,筆者曾經認為,與教會保持距離,不代表與神保持距離。可是,事與願違,結果仍遠離了神。 八、九十年代,禱告求神感召父母信主。父母真的先後在八十年代末及九十年代初接受洗禮;自己卻遠離了教會和神,這是很諷刺的。 2009 年約 9 至 10 月的一個周六,回澳跟母親和四家姐、姐夫一家在氹仔飲茶午膳;席間,母親帶點靦腆地叫我翌日與她同返主日崇拜,當時筆者婉拒了母親的好意,內心卻是抱歉,浪費了母親的一番好意與心意。 不久,久臥病床的哥哥終於在瑪麗醫院過世,帶來不少思緒。在安息禮拜後的一個場合,師母邀請筆者出席一個佈道會。因感到需要與神重建長久失去的關係;加上既然一直相信,為何不深入再認識神的話語,遂出席了 11 月舉行的佈道會,重新決志和重返教會的團契聚會活動,開始多讀聖經,留意教內信息,及多看於有線電視 21 台播放的創世電視節目。至今,瞬間已三年。 今天,教會的傳福音手法,較數十年前靈活得多,並沒有以前般的保守和拘謹,如牧師所言,「返教會很自由、無壓力」。這也是筆者很大的體會。 對於身旁很多朋友長期跟神和教會均保持距離,甚感可惜。人為什麼遠離基督教信仰 ? 歸根到底,來來去去不離下述因素 : -           根本不信有造物主; -           覺得死亡跟自己很遙遠,不欲多想,到時再算; -           寄情於工作,不想深究; -           太愛這世界,不欲思考宗教信仰問題,並因為基督教跟其他宗教 ( 如佛教等 ) 不同,特別多教條和限制,例如不可賭博等。 的確,與神保持良
圖片
《人從哪裡來》對我深遠的啟迪 兒時,跟姐姐及哥哥返教會的主日學,大一點便返少年崇拜;當時家裡有一本談創造論及進化論的書籍,相信是由我愛好閱讀的哥哥買的。一次打開翻閱數頁,覺得趣味盎然,作書何天擇博士 (1922-2011 ,享年 89 歲 ) 把這些平常人會覺得沉悶或艱辛的問題,寫得深入淺出,當時我約花了數天時間,便把它看完。 這書從「造物主創造論」和「達爾文進化論」探討人是由神創造、還是如達爾文所主張,乃由「共同的祖先」亞米巴蟲慢慢進化、洐生出所有動物和物種出來。這書對我之後的信仰,特別是我們人類從何而來,影響甚深,我的信念至今也一直無變。 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美國南加州大學 (USC) 取得博士學位,後獲得藥劑師執照的何博士在書中指出,達爾文進化論最大的問題,不僅那是一種假設 ( 不是理論,因理論在科學上可以證明;進化論絕對不是,只是一種說法和陳述 ) ,而是從當今世界,為何我們看不到由一種低等動物,進化成較高等動物的中間產物 ? 我們看不到有這「中間過程」的變種動物。例如,若人類真如達爾文所說,是由猴子或猩猩進化而來,那為何看不見由猴子進化成人這過程中的「中間產物」 ? 很多相信進化論的人士辯稱,因為基因的突變,所以人很快、突然便從猴子進化成人。然而,不少遺傳學專家指出,從實證顯示,絕大多數的基因突變,只會變差或變壞,而不會變好。 其實,從簡單常理 ( common sense) 分析,世間萬千種動物,怎會從單一的「共同祖先」亞米巴蟲演變而來 ? 你會相信嗎 ? 花朵等萬千美麗植物,是怎樣產生出來 ? 達爾文更似乎沒有作假設性的解答。 何博士在書中清楚指出,人體內多種器官,如複雜多功能的心臟、肝、脾、肺、腎及眼睛、耳朵,以致荷爾蒙、染色體、數種血液 (A 型、 B 型、 AB 型及 O 型 ) 等人體構造,各司其職,在功能上又互相配合、相輔相成,這會是進化出來,還是由造物主造出來呢 ? 在天象構造上,他指出,太陽遠離地球多一點,人便會被凍死;太陽近地球多一點,人便會被熱死。這一切,冥冥中一定有主宰,而不會有偶然。 其實,很簡單,你會相信一架單車,會進化成三輪車,跟著進化成汽車、電車、巴士、火車和地鐵、高鐵及子彈火車,繼而突變進化成為飛機嗎 ?! 當中一定有人或造物者製造出來。 達爾文
圖片
追求科技之餘、不忘上帝 — 教宗智慧之言 85 歲高齡的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今年聖誕前夕,於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主持子夜彌撒時,特別提醒信徒在追求科技的同時,亦要預留空間和時間給上帝,確保信仰不斷延續。此言非虛,顯示教宗深明科技對現代人日常生活的深遠影響;教宗在平安夜發表這言簡意賅的評論,對不論是否信徒,都有警惕作用。 智能手機和社交網絡如 facebook 、 instagram 及即時通訊 whatsapp 的普及與流行,已令不少人無時無刻都在把玩; 不少 港人更樂於在 facebook 張貼美食照片,成為港人各類張貼照片之冠;美女明星或 model 在 instagram 放上極普通的玉照,不足 20 分鐘也會贏得數百個 likes ;不少一把年紀的中佬在繁忙地鐵用手機看連環圖、女性則追看電視連續劇,一天 24 小時實在不夠用。在此,得聲明筆者也是「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控」,喜歡 post 照片或言論於這兩社交平台,但筆者會儘量 post 有意思的東西,嘗試跟現實和虛擬世界裡相熟、不相熟的朋友打交道和分享。 其實,這已是很陳腔的濫調,還是視乎你如何利用科技發明。懂得運用者,會有意思和意義;隨便及胡亂運用,便浪費這偉大發明, post 的東西亦成為網上垃圾。 筆者近月已發現有朋友在網上頻密及隨便張貼東西,例如美食照等,已令很有忍耐力的我,有點不耐煩。你跟一大班好友吃了甚麼佳餚美食,干卿何事 ?! 為可不善用這些分享的社交網絡,發表和引發一些適宜討論的事情,令 facebook 成為有意義的「微型討論區」。例如,讀了一本啟發思考的好書或看了一部好電影,寫點意見、分享之,不是更好嗎 ?! 手機也有不少關於福音和聖經金句的 apps ,裝上這些 apps 後 ,每天看一些聖經章節或有教導、警惕性的神的話語,並將之分享,既提點自己,也希望朋友警醒,不是更有意思地充分利用這些社交媒體嗎 ?! 上述這些簡單的利用新媒體特性、優點和功能,為何這麼多人都不去運用呢 ?! 還要教宗本篤十六世趁著聖誕這重要日子,去提醒世人。世人實在變得幼稚、荒謬又不可理諭了 ! 老套一句,願大家彼此互勉吧。
圖片
小六時決志信主 在今天耶穌基督誕生紀念日的重要日子,筆者增設「信仰路」一欄,第一篇回顧兒時決志的簡單過程,作為開始。 小時住在澳門,大概二、三年級跟家姐及哥哥返中華傳道會的主日學,唱聖詩、背金句及聽聖經故事與教導,是基本動作。那時覺得聖經記述的世界很遙遠,只透過畫得精美的聖經圖書來感受耶穌和十二門徒的故事;長長啡髮、滿臉鬍鬚的耶穌外貌溫柔、慈祥;宗教都是勸人向善,惟基督教裡的耶穌被釘十字架而為世人贖罪。 記得大約到六年級時,一次跟大家姐返晚上的佈道會,看了一齣感人的話劇,當晚鼓起勇氣,站起決志信主,亦即認罪悔改,接受耶穌做我的救主,自此便成為基督徒。該晚是麗的電視膾炙人口的連續劇《鱷魚淚》播放最後一集大結局,母親很喜歡看主角之一的潘志文,晚晚追看,當時年紀很少的我也喜歡這劇集,因當晚去了佈道會,未能看到潘在劇尾被刺斃的結局。所以,這晚對我是特別有記憶和印象。 該佈道會的話劇是由哥哥改編及演出兒子一角,內容已忘記了,依稀是兒子勸導對錢財十分看重的父親,要改變觀念接受耶穌為大概。因劇情甚具感染力,也受到聖靈的感召,在牧師多次呼召時,終決定站起,決志了。自此,視自己為基督徒,相信造物主及認罪悔過。 可是,以後中學及大學畢業、在社會工作的一大段日子,因為種種因素,筆者內心雖仍信主,仍感恩神的供給,但長期已沒有返教會,跟神的距離變得很遠。而在九十年代初,父母先後也接受洗禮信主;到很近期的 2009 年 11 月開始,筆者才重返教會。當中的變化和感受,日後在這欄目再談吧 ! 簡單一句,主是應當被稱重的,日後再細說。                                    劇裡的兒子與父親
圖片
與澳門人成長的紅街市 位於澳門高士德馬路街尾的紅街市大樓,是目前唯一被列入《澳門文物名錄》的街市建築,即具藝術價值的建築物。據資料記載,紅街市建於 1936 年,距今已有 76 年歷史。母親在這街市買餸已有 50 多年,養大我們一家六名子女。 童年時,母親每每帶我去買菜,「小豆丁」的我幫手拿一些輕便的餸菜。兒時,並不大喜歡去這街市,因地很濕滑,又洋溢魚腥的味道,矮小的我還需面向一個個高大的豬肉檯,故每次都很想母親快快買完、快快離開。 家住的大廈,有鄰居周先生及周太在這街市賣豬肉,周先生的弟弟也在檔內幫手,家母經常幫襯他們。小學時,一名姓高的同學,其家人也在這街市賣魚。記得一次,大夥兒同學踢完波後,十分口渴、汗流浹背地去飲水;高同學用帶腥味的水杯盛水給我們飲,結果我要緊閉鼻子,快快把水喝完。 顧名思義,紅街市是外牆塗上紅色的街市。大樓四面皆開大窗,街市中間置有中央樓梯,提供了良好的通風和採光能力。連同地下一層,紅街市共有三層。地面以蔬菜攤檔為主,第二層售賣海鮮,第三層售賣鮮肉。 若您未到過這街市,下次往澳門旅遊時,花數十分鐘逛逛這具 art deco 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街市,也是值得的。                                   (網上圖片)
圖片
馮小剛 — 中國當今最富社會觸覺和創作爆炸力的導演 喜歡內地導演馮小剛 (1958- ) 始於他 2003 年公映的 《手機》,當時簡直可以用「驚為天人」四字來形容我的驚喜。中國難得出現一位深具社會觀察力和觸覺,在說故事和導演技巧上又富個人風格的新導演,這也絕對是一位世界級的優秀導演。 《手機》出色之處在於馮看透流動手提電話對現代人際關係的影響,侵入夫妻間的私隱生活,收窄個人空間,人變得不時要說大話去隱瞞不想別人知道的私事,尤其是不倫的外遇關係。這電影可以在大學或通識教育科的「科學與社會」播放,作為教材。 《手機》開首是五、六十年代,葛優飾演的嚴守一,其孩童時在荒僻的鄉村電訊局內,打公用電話到數千公里外的煤礦,尋找親戚。鏡頭轉至煤礦,要倚靠高掛在電燈柱的大聲公播出尋人訊息,才找到該親戚去聽電話。之後,劇情即轉至數十年後的今天,長大了的嚴守一在電視台主持節目,聽觀眾的 phone-in 電話,這簡單兩場,對比出兩個不同年代,通訊科技改變了社會和人類的溝通,不同凡嚮。 劇情發展下去,講嚴守一結識了范冰冰並發展出婚外情,手機既幫助和方便了二人的聯繫,亦為他帶來麻煩,因飾演他妻子的徐帆 ( 徐現實中為馮小剛的太太 ) 偷看他的手機訊息而發現他的不倫戀。期間,馮透過不少幽默及隽永的對白,製造有意思的笑料與情節。電影也不時插入劇中人用的 Nokia 先 進手機,成為國內電影最早期的植入式廣告。荷里活要到翌年的 2004 年,由 Kim Basinger 演出的 Cellular , 才以警匪片的劇種講出手機對人的改變和重要性。 馮小剛跟著在 2004 年底,公映由「雙劉」劉若英和劉德華演出的內地賀歲電影《天下無賊》,對筆者又是另一種驚喜,這次是故事題材的特別和中國內地風光的視覺衝擊。戲首,他拍攝「雙劉」駕着名貴的黑色平治轎車,在大西北的高地雪山遊走,影象和風光雄奇瑰麗;加上配上法國歌星 Edith Path 的 La Vie En Rose 的音樂,簡直 cool 到爆,十分風格化和魅力。整部戲圍繞在火車上的兩批扒手幫發展,鬥智鬥力,又藉王寶強飾演的純良小子傻根,講出以為天下無賊的訊息。這電影無論在劇種、製作和演出上都屬相當有風格和味道的超水準之作,是筆者的至愛,正式顯示創作優秀的國產片,水準可以遠超歐美和本港主流戲十倍以上。筆
圖片
新馬路令人懷念的兩個 icons 港人熟悉的新馬路,車水馬龍、商舖林立,就像香港的彌敦道。新馬路的正名是「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葡文 : Avenida de Almeida Ribeiro ),於上世紀初约 1918 年由澳葡政府大修,把路拉直,連接內港及南灣一帶,成為澳門的一條主動脈馬路。新馬路現仍存在的主要歷史 icons 包括 : 新中央酒店、回歸後改名為民政總署大樓的前市政廳大樓,以及筆者甚喜歡、極具建築特色的郵政總局大樓。 然而,對於在澳門土生土長的我,近十多年每次返澳門,在新馬路閒逛時,都會懷念兩個已不再存在的 icons – 金冠酒樓和平安戲院。 孩提時,父親每逢假日常帶我們一家到金冠酒樓品嘗美味的燒賣等點心,金冠酒樓位於現改名為為澳門永亨銀行大廈的其中一層,至今印象已不深,但那種飲茶的歡樂氣氛和記憶仍隐約存於心。據資料記載,金冠酒樓於 60 年代開業,於 1993 年結業。 平安戲院反而印象深刻,因留下我們一家八口無數看戲的回憶。當年這戲院先放嘉禾的電影,後來放邵氏的戲,兼放歐西大片。「小豆丁」時的我,便被父母帶同,跟兄姐們同看李小龍經典名作《精武門》,猶記得戲散場時,已是晚上九时多十時,有點凍,跟著家人等過馬路,仍被戲內連番精彩的動作場面震撼著。 寫少年人談戀愛並要結婚的經典西片《兩小無猜》 Melody Fair 也是在平安看。當時看完後,二姐還對父親說要買票再看四點幾一場,「小豆丁」的我詫異於二姐為何想再看,而開通豁達的父親竟無異議,讓二姐再看緊接的下一場。荷里活的動作大片如《英雄塜》 A Bridge Too Far 、森畢京柏的《英雄血》 Cross of Iron 及 《野鵝敢死隊》 The Wild Geese 也是在這裡首看, 童年時真的是星光伴我心。 記得一部經典的情色片 Vanessa , 中文譯名為《范麗莎》也在平安上演。特別深刻是因為當年電影宣傳以這戲女角 Olivia Pascal 的裸露上身作戲院的大宣傳海報 ( 重要部位當然以黑格遮掩了 ) ,十分誘人,令孩童的我看這海報已春心蕩漾,哈哈 … 。 踏入青少年,獨個兒入戲院看戲,在平安戲院看了張堅庭成名作《表錯七日情》,簡單但特別的小品劇情,加上僅數個人物如鍾鎮濤和葉童,卻帶來很清新的中產愛情感覺。當年的葉童青
圖片
我喜歡的兩位本地攝影師 – 黃岳泰和鮑德熹 優秀出色的電影攝影師不是把電影拍得美麗便行,能夠豐富及提升整部電影的層次、並配合電影的風格更為重要。筆者最喜歡黃岳泰和鮑德熹這兩位本土攝影師兼攝影指導,因他們是這些方面的專業。 開始留意黃岳泰 (1956-) 始於 1982 年由麥當雄愛將黎大煒導演的《殺入愛情街》,仍記得當時麥當雄在 11 月起以「好戲在口頭」作宣傳口號,一口氣推出《殺入愛情街》、《俏皮學生妹》和《神頭光頭妹》三套電影 。黃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是他以流麗明亮的攝影風格,成功配合這套浪漫愛情警匪片。他以彩虹鏡片拍攝一場由警司黃錦燊率警搗破綁匪的場口,把太陽光分成彩虹七色,眼前一亮。其後一場,華燈初上時分,在沙田城門河,鏡頭推前拍攝葉倩文在橋上漫步一段,在音樂襯托下,營造淒美情調。整套戲把香港拍得極富現代感。 其後,他憑新藝城梁普智導演的《夜驚魂》,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攝影,這戲把香港的夜景也拍得異常吸引;他於 1997 至 98 年拍羅啟銳和張婉婷合導的《宋家皇朝》,相當沉實出色,這是一部罕有由港人拍出歷史感的合拍片。 在一個訪問中,黃表示,他不喜歡一些導演要求他,把他某套電影的攝影風格,放在另一作品中,因風格未必配合。他希望攝影能跟電影的風格結合,而非硬生生照搬一套作品的成功到第二部作品裡去。 鮑德熹 (1951- ) 最著名及叫人認識的作品,自然是 2000 年的《臥虎藏龍》,他憑李安這套電影榮膺奧斯卡最佳攝影大獎。鮑是著名演員鮑起靜之弟,鮑方之子。他少年時曾在內地生活和讀書數年。在一訪問中,他表示這些經歷,成就了他觀察事物的另一種眼光。 他於 1985 首部自導自攝的歌舞片《爵士駕到》,在票房上不成功。然而,其攝影風格,卻令人留下印象。他 1989 年的《不脫襪的人》,配合電影的六十代香港背景,懷舊優美。筆者則最喜歡他 1991 年替導演潘文傑掌機的《跛豪》,這片改編大毒梟跛豪販毒發跡的故事,把電影提升至歷史味十分濃郁的層次。戲初以昏黃燈光拍跛豪呂良偉 50 、 60 年代出道時的香港,甚具氣氛;後段拍 70 年代中廉署成立,港英政府決心掃毒和消滅貪污,跛豪以為廉署只不過是另一貪污機構,繼續隻手遮天,鮑用藍調拍跛豪最後被捕數場,那種時不予我的蒼茫和歷史感,相當濃烈,加上出色的導演技巧和劇本,是
圖片
沉醉於不倫戀的《火宅之人》 日本人的不倫戀,婚外情之意 。日本人視不倫戀為一種帶櫻花味的情慾,燦爛、短暫而又刺激、美麗。日本著名導演深作欣二 (1930-2003) 改編檀一雄具有自傳味道的小說《火宅之人》,是八十年中不倫電影的顛峰作。對於八十後一代,熟悉深作欣二的會是寫中學生自相殘殺的《大逃殺》;但對於喜歡深作欣二的影迷,則是 1986 年在香港公映的《火宅之人》 。 對於女性觀眾而言,《火宅之人》很可能只是一部有關大男人主義的情慾電影;寫飾演作家的緒形拳,跟妻子、女演員情人原田美枝子,及京都吧女松板慶子的三段迷人又糾纏的故事。 從男性角度來看,電影寫男性緃慾沉溺於不倫戀的痴迷和不能自拔,確又拍得非常專業;在優美流麗的攝影和導演技巧舖排下,看得令人著迷,成功拍出不倫味的文藝電影。 筆者當年在電影院看這戲時,還在象牙塔讀書階段,這是影響筆者頗深的一部電影。為何人只可鍾愛另一人,而不是另數人;人在不同心境和階段,鍾愛不同性情的人,其實很自然和可以理解,為何人一生只可情定一人 ?! 這些都是很纏擾人的問題。人跟興趣屬不同、還是並無異樣 ?! 為何人可以喜歡足球、寫作及旅遊等不同興趣;對於情愛,卻只可獨選一人 ?! 這些都似是永無標準答案的問題 ?! 從電影技巧而言,深作欣二把這戲拍得富節奏又優雅大方,甚具韻味。當時令筆者首次感受到日本的鄉郊及雪山,原來是如此雄偉美麗。戲的末段,寫緒形拳遇上美麗動人、極具女人味的松板慶子,二人相濡以沫、結伴同行。悅耳的配樂下,遊走於日本雪山及大海之間,影像一流,完全把那種難以自制的燦爛情慾,活靈活現於銀幕之上,讓你親自感受。正因為日本人並不大喜歡用罪的眼光來審視情慾,日本人的情慾電影,總有一種有別於華人和歐美文化的異色情味。 《火宅之人》曾獲日本電影金像大獎的最佳電影、導演及男女主角等獎項,是筆者喜愛電影的首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