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神重建關係 這篇網誌是「信仰路」的第三篇。第一篇結尾寫到在中學、大學及在社會工作的一段很長日子,縱使心中信主,承認是罪人及相信神是造物主,卻沒有返教會、很少禱告、亦沒有讀經。這篇是續篇。 在香港重讀中六時,每晚禱告求主讓我升讀大學。主聆聽了我的祈求,然而,入大學後卻很少再跟神說話。雖然如此,過去多年來,筆者內心都感到主並沒有因此離棄我;相反,祂一直仍恩賜健康、工作及現在的自置居所等,故感恩之心常在。「只有人離開神,而沒有神離開人」。 沒有返教會,並不代表遠離基督教信仰;很多人 ( 包括過去的自己 ) 遠離教會是因為不希望受教條的束縛,喜歡自由、無拘無束、「喜歡做什麼便做什麼」。過去,筆者曾經認為,與教會保持距離,不代表與神保持距離。可是,事與願違,結果仍遠離了神。 八、九十年代,禱告求神感召父母信主。父母真的先後在八十年代末及九十年代初接受洗禮;自己卻遠離了教會和神,這是很諷刺的。 2009 年約 9 至 10 月的一個周六,回澳跟母親和四家姐、姐夫一家在氹仔飲茶午膳;席間,母親帶點靦腆地叫我翌日與她同返主日崇拜,當時筆者婉拒了母親的好意,內心卻是抱歉,浪費了母親的一番好意與心意。 不久,久臥病床的哥哥終於在瑪麗醫院過世,帶來不少思緒。在安息禮拜後的一個場合,師母邀請筆者出席一個佈道會。因感到需要與神重建長久失去的關係;加上既然一直相信,為何不深入再認識神的話語,遂出席了 11 月舉行的佈道會,重新決志和重返教會的團契聚會活動,開始多讀聖經,留意教內信息,及多看於有線電視 21 台播放的創世電視節目。至今,瞬間已三年。 今天,教會的傳福音手法,較數十年前靈活得多,並沒有以前般的保守和拘謹,如牧師所言,「返教會很自由、無壓力」。這也是筆者很大的體會。 對於身旁很多朋友長期跟神和教會均保持距離,甚感可惜。人為什麼遠離基督教信仰 ? 歸根到底,來來去去不離下述因素 : - 根本不信有造物主; - 覺得死亡跟自己很遙遠,不欲多想,到時再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