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碧薇眼中的徐悲鴻


蔣碧薇 (1899-1978 )是中國著名畫家徐悲鴻 (1895-1953)的正印妻子。徐以畫奔馬知名,他的藝術造詣,沒有人持異議;個人私德及對愛情、生活的態度如何,從他妻子蔣碧薇於1966年在台灣出版的自傳《蔣碧薇回憶錄》可見徐悲鴻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在蔣筆下,丈夫是一個追求藝術及愛情的畫家,花大筆金錢購買金石書畫而令生活拮据,貧困時便向人借貸;對有美術才華的女學生特別青睞,師生戀至少兩段;最後於1946年另娶的廖靜文 (1923- ) 也是其學生。徐在蔣心中顯然不完美,有很多缺點。外人真的很難了解夫妻二人的婚姻生活到底是怎麼樣一回事!

蔣年輕仍是少女時,傾慕徐的才華和個人奮鬥經歷。她在回憶錄中寫道: 「徐先生一到我家,就給大家留下良好印象,因他外貌英俊,態度落落大方,不拘小節。」又寫道: 「相處久了,我們漸漸知道他的家世,以及他從小到大的奮鬥歷程。那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

在江蘇宜興屬名門望族的蔣碧薇不惜背負父母媒妁之言,於1917年毀掉與查家之婚約,與徐悲鴻私奔遠赴日本。她本名棠珍,碧薇是徐悲鴻替她改的。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徐獲得官費生資格,赴法國留學習畫。與他已成為夫婦的蔣碧薇同行,展開長達八年的留法生活。

留法期間,二人在一次酒會上結識青年畫家張道藩(1897-1968),張情傾蔣碧薇,展開長達多年的書信追求,但一直為蔣拒絕。1927年,徐悲鴻在巴黎國立藝術學校學有所成,夫婦二人回國。回國後先後生下一對兒女 徐伯陽和徐靜斐。

蔣碧薇在回憶錄中表示,婚後多年,發覺二人性格不合,經常吵罵,偶爾還吵至天明。而1930年對她來說,是一連串的不幸,弟弟和姑母相繼離去;徐悲鴻還戀上才華橫溢的女學生孫多慈。三十年代中期,徐悲鴻聲響日隆,在南京大學任教;張道藩也加入國民黨,成為骨幹人物,出任南京市政府的主任秘書。

蔣碧薇在回憶錄的後記寫道:「1930年冬,他向我坦白承認這段畸戀後,所給予我的震撼和悲哀是無法描述的,我不能饒恕他的不忠.。自從悲鴻離開家庭,我便開始自力更生,挑起生活的重擔,撫育一對無辜的兒女。」

1937年「七七事變」後,南京日夜被炸,蔣碧薇形容在兵荒馬亂的時日裡,張道藩的情信如雪片般飛來。她說:「我終於不克自持,墜入苦戀的深淵。」蔣碧薇開始成為張道藩的情婦。

194512月,徐、蔣二人終於簽字離婚。1946年,徐亦與其學生廖靜文 (1923- )結婚。194910月大陸變色,蔣碧薇留下與徐所生的一對兒女,跟張道藩遠走台灣。

19539月,徐悲鴻因腦溢血離世。1968年,張道藩亦在台灣逝世。蔣碧薇於1966年出版的自傳長達50萬字,回憶錄分為《我與悲鴻》及《我與道藩》兩部分,十分詳盡地記述她分別與二人從相知、相戀到分離的經過,可讀性很高。

回憶錄的特點在於以一位妻子及女性的角度,記述她的情愛和掙扎。而這段多角情中,因女方最後跟了國民黨的要員赴台;而男方是知名畫家,與共產黨良好,是共產黨的好朋友,曾替毛澤東及周恩來畫像。因此,國內很多文章對蔣、徐二人的評價和誰是誰非,都有不同的演繹,這也是政治的作祟!

筆者對著名文人的情史,興趣源於當報紙記者時,曾多次到北京採訪。在北京的書局看到國內出版了不少名人的愛情史,這些愛情經歷的背景大多是戰爭和動盪的大時代,增添引人之處。反觀我們現代人的現代愛情,身處太平美好時代,卻不懂珍惜及輕易放棄,實在令人遺憾!


                                                     蔣碧薇

                                               徐悲鴻

                                                   蔣碧薇與張道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灰飛煙滅的三幢深具歷史價值的歐陸中古式堡壘豪宅 – 「余仁生」創辦人長子余東璇的「余園建築」和傳奇

重看英國經典《兩小無猜》(Melody)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