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趨勢 : 「數碼電影放映系統」取代傳統「菲林膠片放映機」,令數碼電影成為主流 (五之三)


春節期間,回澳跟家人團聚,教友兼澳門知名的監製和導演朱佑人 (佑仔) 前來拜年,閒談間賜教及啟發了筆者對數碼電影製作、發行和播放的認識,獲益良多。筆者之後做了一些資料搜集和研究,將寫幾篇文章,嘗試跟讀書分享和切磋。

在美國南加州大學獲得電影系碩士的佑仔自八十年代回澳後,致力拍攝以澳門為題材的本土電影,出品澳門電影。他於2011年集合了六位澳門年青導演,拍攝了由六、七個短篇故事組成的電影《堂口故事2 - 愛情在城》。電影獲得澳門twins組合Soler客串、創作及主唱優美悅耳的主題曲。電影亦是當年香港舉辦的「亞洲青年電影節」的其中一部參展電影,於201110月下旬在尖沙咀The One的戲院上映時,筆者也專程捧場。其中有幾個故事拍得頗有味道,畫面和美術的氣氛經營得頗出色,從中可窺看澳門年輕電影創作人的手法和想法。

據朱佑人指出,該電影以RED的數碼攝影機拍攝,後期製作在台灣進行,曾output成菲林膠片在澳門的戲院上映,但因生成的七、八個「菲林片盒」需在戲院組合成一個「大片盒」,才能全片播映。戲院也覺得麻煩,因戲院已升級改用數碼電影播放系統,於是製作人把原來的數碼版製成DCP (Digital Cinema Package) ,再拿硬盤去戲院,把電影讀入戲院的數碼放映機內,然後播放。(筆者在短期內會另文解釋何謂DCP)

據知,澳門的UA銀河戲院於20117月啟用,戲院內的全部九家獨立影院可放映3D電影,緊貼高解像電影科技的大趨勢。此一舉動令澳門其他歷史悠久的戲院如澳門大會堂、永樂戲院等,也不得不斥資提升為數碼播放系統,以作競爭。

資料顯示,澳門大會堂已採用Sony 4K 3D數碼放映系統及杜比7.1聲道環繞立體聲系統播放;而永樂戲院也用了馳名的德國電影科技產品製造商Kinoton的數碼放映系統。

香港的戲院必已大多提升為D-cinema (digital cinema)更新了放映的聲畫設備。

筆者查閱資料,根據在北京出版的《現代電影技術》雜誌,其201212月的一期介紹,目前全國戲院數為3,293家,銀幕總數為11,835塊。其中數碼銀幕超過11,000塊,而能夠放映3D數碼電影的銀幕數已超過8,565塊。巨幕放映的發展亦甚快速,迄今全國擁有IMAX銀幕87塊。

高清攝影機用於電影拍攝方面,近幾年Sony公司的F23F65Arri AlexaRED公司的RED ONE等專業數碼電影攝影機紛紛投入市場,令以數碼方式拍攝的國產影片已佔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成為電影製作的主要形式。

據知,正因大部電影已改用數碼攝製及播放,電影發行和放映已由傳統菲林全面向「數碼拷貝」過度,這令傳統的「菲林拷貝印製」急劇和大幅萎縮。中國戲院市場的影片發行和放映,預期在可見將來會完成數碼過度。

其實,有鍾愛菲林拍攝的導演如Ron Fricke,他歷時五年、走訪25個國家,於2011年上映的電影Samsara,是以65MM優質特大菲林拍攝各地的奇風異俗、浩瀚風景、古蹟及災難,也沒有大量印製菲林拷貝,反而僅沖印了一個母版、作了8K數碼化,然後進行後期剪接、調色和音效等製作後,以4K數碼在戲院放映。

風光了一世紀多的傳統電影菲林,真的越過十字路口,電影大比例向數碼邁進了!

延伸閱讀:
專訪製片人朱佑人先生

《愛情在城》電影主題曲 MV (Macau Stories 2 - Love In The Citywww.youtube.com/watch?v=TyE1UmwUX6M

德國電影放映產品製造商Kinoton

電影Samsara



                                 Kinoton的數碼放映系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灰飛煙滅的三幢深具歷史價值的歐陸中古式堡壘豪宅 – 「余仁生」創辦人長子余東璇的「余園建築」和傳奇

重看英國經典《兩小無猜》(Melody)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