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9XMBBw73Y9oyaNIbV8Og_CJ5k2yD8aRAx9_chQm9SFm3_hiw-so_UCteTT4bWai0p7_A52HkDoklckemPILM-OMYDy2V1hxSCSUz0nUpwRcFEJD2L1S4yfrsIZYrsKhjHxgWDEVTfSeoG/s320/%E6%9D%8E%E5%AE%89.jpg)
賀華人導演李安再奪奧斯卡最佳導演大獎與奧斯卡的政治 曾憑《斷背山》贏得 2006 年 奧斯卡最佳導演大獎的台灣導演李安,今天憑 Life of Pi 再奪 2013 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叫筆者頗感意外,因為荷里活電影王國很少如此「優待」華人,而且今次勁敵當前,包括拍 Lincoln 的 Steven Spielberg ,電影更是寫美國人最為敬重的總統林肯。 雖然筆者一向不重視奧斯卡這電影獎項的代表性,因為它的歷史告訴我們,頒獎給誰,誰得獎、誰落選,蘊含極政治的考慮,電影的藝術價值往往不是其主要考慮;然而,對於同屬華人的李安在短短七年內再度掄元,仍是可喜可賀的大事,反映今天的西方霸權世界不得不重視東方世界和其一套價值觀念。 筆者一向相信如奧斯卡這些象徵和反映濃烈美國傳統價值的「盛事」,套用「美帝」及「霸權」的老掉牙方法去分析,仍然奏效。 李安 (1954 - ) 在 2000 年憑《臥虎藏龍》贏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後,在訪問曾強調要得獎,吃飯、應酬搞公關絕對少不了。他其後的《斷背山》,依然大搞公關策略。不過,緃使這樣說,並不代表筆者不喜歡李安導演及其電影。相反,自從九十年代初看過他描寫父子情的《推手》後,筆者便喜歡和一直留意著這位出色的華人儒雅導演。他眾多作品中都重覆著一個母題 : 包容、豁達與體諒。這是中華文化傳統中急速消逝的美好一面;他作品的文化訊息和內涵,是很多優秀華人導演欠缺的。 李安的包容、豁達與體諒主題,在 1993 年的《喜宴》、 1994 年的《飲食男女》已出現,父親最初從兒子同性結婚的反對到接受、對幾名女兒的愛與體諒,在這兩部電影均體現出來。到 2000 年的《臥虎藏龍》更上一層樓,李慕白 ( 周潤發節 ) 對玉嬌龍 ( 章子怡節 ) 的包容,為珍惜她的才華而收她為徒,三番四次容忍和教導;李慕白與師妹俞秀蓮 ( 楊紫瓊節 ) 的上一代含蓄戀情,跟玉嬌龍與羅小虎 ( 張震節 ) 新一代坦蕩、直接和豪放的愛,更呈強烈對比。《臥虎藏龍》完全提昇了武俠片到中國文化的層次,十分儒家,絕對不是一部普通刀劍電影。 令他更上層樓的《斷背山》,寫西部牛仔同性愛,繼續反映李安對觀念的包容。 2007 年的《色,戒》不是筆者特別喜歡的一部李安作品,因為男女權力的象徵意味過於明顯而失藝術韻味,然而,此片的服裝、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