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張徹電影


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中是邵氏電影王國的黃金時期,其宣傳字句是「邵氏出品、必屬佳品」,其電影令數以十萬計的東南亞華人如癡如醉。張徹(1924-2002)是其中一名主將,他以陽剛暴力電影見稱,女角基本上是花瓶陪襯。他大部份電影起用契仔演員姜大衛和狄龍,兄弟之情一度被當時部分西方流行的影評視為同性戀,這純屬美麗誤會。

孩提時,父親及大家姐帶我看過的張徹電影包括「報仇」、「新獨臂刀」、「拳擊」、「惡客」、「四騎士」、「雙俠」等。依稀印象中,母親也帶我到麗聲戲院看過「遊俠兒」。這全部都是童年美好時光。

張與拍擋編劇倪匡大量生產動作片,一年至少三、四部,當然有部分是工廠式製作,較為粗糙。童年時最喜歡的是以韓戰為背景的「四騎士」,還記得開首有美麗白雪山景、狄龍身穿綠色的軍裝與壞人對打,先勝後被擊暈及嫁禍。片末姜、狄與陳觀泰及王鐘在體育場館輪流飛躍和受槍殺的場面,至今仍記得。數年前,重看由天映重新推出的數碼修復版,依然精彩。

不過,若論整體劇本結構、故事人物和攝製圓渾程度。我的首選是「報仇」和「新獨臂刀」。張徹和姜大衛憑「報仇」一片分別奪得1970「亞洲影展」的最佳導演和男演員大獎。2002年在西灣河的電影資館重看「報仇」,三十多年的舊作,聲畫仍然震撼。坐在我旁邊應有八十多高齡的老伯邊看邊咳嗽,他一定是懷念年輕時的美麗歲月,跟我一樣 (一笑)。香港地的懷舊市場極其龐大。

上述兩部作品都相當有風格和魅力,一屬民初拳腳片,一屬古裝刀劍。各具特色,同是姜替狄報仇的橋段。此外,「保鑣」也是另一不容錯過的佳作。

張徹也拍時裝動作片,「拳擊」與「惡客」相當時髦。前者到泰國實地拍泰拳,後者有日本演員倉田保昭演奸角。可惜,後來他不斷重複自己的風格而變得陳舊,教人婉惜。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灰飛煙滅的三幢深具歷史價值的歐陸中古式堡壘豪宅 – 「余仁生」創辦人長子余東璇的「余園建築」和傳奇

重看英國經典《兩小無猜》(Melody)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