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見台灣》看台灣人的人文和愛惜本土情懷


數周前,觀賞了著名高空攝影師齊柏林的得獎紀錄片《看見台灣》,這部100多分鐘全部在直昇機高空鳥瞰台灣而拍成的電影,十分「另類」,非一般純粹的紀錄片;全片沒有訪問任何人,只有名編劇吳念真的旁白

高空下的台灣,山川、稻田等景色壯觀迷人,很多人從未見過這樣的台灣,這是一部講工業發展破壞台灣山川、河流與土地的環保片。本身是公務員的高空攝影師齊柏林為拍這片,辭掉公務員的穩定職位,還賣樓籌措資金,籌備三年,期間獲得不少台灣有心人的幫忙,得到很多台灣公司集資才拍成。

筆者觀看當天有點累,有一些時間睏極而睡著了。因美極的片段看得太多也會被麻木,加上這紀錄片並非很有機地合成,開首一大段時間沒有旁白解畫,有點沉悶。後半部進展較佳,環保的訊息和講解有力推進而令影片可觀性大大增強。

看這片的再一次感受是,台灣人跟現實的香港人真的很不同,對土地、對自己地方關愛之情,大港人數以萬倍。這是筆者及很多人喜歡台灣的原因,也是台灣作為華人社會的魅力、獨特和吸引人之處。《看見台灣》最看得到台灣人的誠意、能耐與努力;這片雖不完美,但訊息與背後誠意攞足100分。

猶記得198384年開始,以侯孝賢、楊德昌及陳坤厚等台灣新導演為首的電影人,揭起「台灣新電影」序幕,《戀戀風塵》、《青梅竹馬》、《海灘的一天》、《恐怖分子》、《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全部都是講台灣社會變遷對人際關係的影響,講都市化發展令人情變得疏離、冷漠,全部都是有心有力,充滿人文情懷、反思台灣本土進程的上乘佳作。那時,筆者正在大學求學,這些電影都成為筆者的重要精神食糧和成長養份。

80年代,台灣經歷蔣經國統治,解除黨禁、報禁及逐步走向開放與民主改革的大時代,上述電影正好是一個大時代的側面反映與見證。

90年代初,李安接力,其一系列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探討家庭上下兩代價值觀的轉變,從中看見台灣數十年來的轉變,也極富意思和儒者情味。

反觀香港,從60年代後期粵語片式微,過去40多年來極少有講本土發展和人文關愛的電影,香港電影人才濟濟,也經歷80年代中英就香港前途的談判和97大時代的歷史更替,為可會這樣呢 ?!  有機會再談。



                              齊柏林在 2006年已出版台灣的高空攝影集

延伸閱讀
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邱淑婷副教授的《中日韓電影 歷史、社會、文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灰飛煙滅的三幢深具歷史價值的歐陸中古式堡壘豪宅 – 「余仁生」創辦人長子余東璇的「余園建築」和傳奇

重看英國經典《兩小無猜》(Melody)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