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傷痕油畫 」的兩位主將 – 四川美術學院的何多苓和羅中立 ( 藝術、商業樂融融 : 四之三 ) 上周日參觀香港佳士得春拍展,意外驚喜是她除展出拍賣的山水畫與其他亞洲 20 世紀當代畫作外,還展出了一批不在這次拍賣之列的《中國與俄羅斯的寫實繪畫特展》,讓人欣賞。其中內地 40 後油畫家何多苓的繪畫最為筆者喜愛,他的畫散發一種淡淡哀愁、用色淡美柔和、構圖特別而簡約,一種孤獨的唯美,詩人畫的魅力。 其中一幅名《少女與 海灘》擺放在入口右側的畫,先吸引筆者眼球 ( 見下圖 ) ,見細字介紹畫家是何多苓。之後,展場內多幅我喜歡的油畫,細字都寫著何多苓。小弟孤陋寡聞,不知他是誰。回家 google 一輪,才知生 1948 年、 82 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研究生班的何多苓早在八十年代已憑《春風已經蘇醒》嶄露頭角,在八十年代已是知名畫家。 79 年祖國改革開放後,文學上有「傷痕文學」的作品,作家透過文字反思十年動亂帶來的人文、社會禍害;原來畫布上也有「傷痕美術」,何多苓與羅中立二人用油畫抒發他們對鄉土中國的感情。 從網上的訪問文章,何多苓回憶文革時他們上山下鄉,體驗農民的艱苦生活,文革結束後,用繪畫方式表達出來。他憶述 80 年代初,每月工資僅數十元人民幣,油畫被拍賣得數百元,等於一年的工資,已非常開心。當年他的《春風已經蘇醒》被中國美術學院以 500 元買入收藏。 82 年以後,他在日本福岡、法國巴黎及英國、意大利、葡萄牙等歐洲國家舉行個展與群展,作品受到西方藝壇廣泛垂青。 94 年,他一幅名為《月光下的女子》在香港佳士得賣得 40 幾萬元,他早已衣食無憂。但他形容自己是 「 主流 」 以外的人,寧以旁觀者身分視事,所以拒絕了國內單位邀請,沒有擔任四川美術學院院長一職,僅作為一位獨立的畫家。他坦言,明知擔任院長這類要職暨官職,油畫的賣價一定翻數倍,惟他婉拒這類名銜、地位,及從而引申來的利益。 近幾年,他的繪畫繼續在拍賣場受到熱捧,很多都賣得 6 、 700 萬,甚至過千萬人民幣以上。 羅中立跟何一樣,同生於 1948 年。 77 至 81 年就讀於四川美術學院, 98 年起擔任四川美院院長。他以一幅超級寫實主義的油畫《父親》打響頭炮。據統計,從 2005 年至 2008 年,他的作品在整個拍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