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古蹟辦的文物之友,筆者在過去六、七年,每碰上感興趣的歷史文物講座,都會到位於九龍公園內的古蹟辦聆聽,增廣見聞、擴闊視野。古蹟辦內有一藏有頗多文物古蹟書籍的小型圖書館。一次,讀到謝至愷先生寫的《圖說 : 香港殖民建築》,內有圖文並茂介紹錫礦大王余東璇 (Eu Tong-sen, 1877- 1941 ,享年 63 歲 ) 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本港興建的三幢中古歐陸式古堡豪宅,簡直可用震驚又興奮來形容我的感受。 筆者從不知道香港曾經有這些極富建築藝術和文物價值的建築物,亦不知其背後的故事,這三幢古堡一如「香港的開平碉樓」,雄偉、富特色和歷史意義。 ( 請見下面的網上圖片 ) 可是,很可惜,在八十年代,這三幢古堡全被余的後人賣給物業發展商,早已煙消雲散,現成為豪宅。 這三幢古堡分別是位於般含道的 Euston 、淺水灣畔的 Eucliffe 、及大埔吐露港旁的 Sirmio 。 (Sirmio 的名字來自意大利北部一條湖邊村落 ) 。 大埔余園的外形由啡紅色的高塔式堡壘和屋宇組成,特別易認,也挑起我已模糊的印象,曾經見過。因為在八十年代古堡未拆毀前,一些影視製作也喜歡前往當時這個已被荒廢、並被部分人形容為「鬼屋」的古堡取景,印象中有無線電視的《發現灣》 ( 主題曲由羅文主唱 ) ,以及由劉成漢編導、周潤發和關芝琳演出、於 82 年上映的動作文藝片《獵頭》。筆者前幾天特別取出《獵頭》的 VCD 再看一次,並輯錄了結局在古堡追逐的片段,讓大家在光影裡重溫這已不可復回的歷史建築物,並窺看內部如隧道等樓梯佈局。 ( 請看下面長約十分鐘的結局 ) 錫礦大王余東璇 (1877- 1941) 是把余仁生中藥店發揚光大的亞洲巨富。余仁生的總部設於馬來西亞,余東璇於 1917 年 ( 即他 40 歲時 ) 在香港設立分店,並不斷擴張營業。其實,並無余仁生這人,仁生是「仁澤眾生」之意。而余仁生中藥店是余東璇的父親余廣培 (1853 - 1891,享年僅38) 於 1879 年創建的。 余廣培是廣東佛山人,於 1873 年前往大馬發展,以「余廣」的名義,與友人合作參與競投大馬的錫礦開採權,鴉片、酒精、賭博和典當等的包稅權。由於他發現不少礦工吸食鴉片,他便以祖傳的中藥知識幫助礦工,並於 1879 年開設首家中藥店,取名為...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