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鞍華與湯唯的《黃金時代》

筆者跟很多觀眾一樣,相當期待許鞍華與湯唯演繹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蕭紅的大製作《黃金時代》。上周六看了優先場,很坦白說,感到失望,有佳章而整體不覺得好看,也沒有很大的觸動。觀影後,聽了作家兼詩人葉輝分析這戲,也看了導演與編劇 (為內地人、1968年生的李檣,編過趙薇導演的《致青春》) 的文字訪問,以及二人解釋用所謂「疏離效果」(alienation effect) 法的原因。

這類人物傳記片(bio movie),荷里活拍過不少,遠的有八十年代的《甘地傳》,近年有Meryl Streep演繹鐵娘子的 The Iron Lady 及楊紫瓊演繹昂山素姫的 The Lady ,這類 bio movies 通常除儘量忠於原來人物及史實外,也會適度用戲劇性的所謂「藝術加工」,令戲較有戲劇性 (戲味) 而不會沉悶,又能打動觀眾。

然而,許及李二人偏要用「疏離效果」及拍紀錄片的手法,去拍一套蕭紅傳。個人認為,這種「想突破」的手法並不討好。演員每隔一段時間便面向鏡頭,跟觀眾說話、解畫。編與導解釋說,目的是要令觀眾明白,這是由製作人去演繹蕭紅,是「做戲」,希望觀眾能抽離電影而去思考真實的蕭紅。

天啊! 那個觀眾不知是看一套「做戲」的蕭紅傳 ?! 用得著編與導你們好心地每隔一段時間來提醒嗎 ?! 結果就是削弱戲味,觀眾看看吓一套劇情傳記片,逐漸投入時,卻突然成為一套紀錄片般,這些所謂「疏離效果」手法在180分鐘公映版的頭半段用得較多,令我甚不耐煩,幸戲的下半段用得較少;而戲寫到蕭紅與魯迅夫婦和端木蕻良結識後也漸入佳境,較細膩而變得較好看。

詳細考究有關記述蕭紅一生的文字資料,不亂加虛構與編導個人想像 / 推斷去拍蕭紅,是製作人的出發點。好處是忠於原人,缺點是欠缺編導角度,也變得很「流水賬」。蕭紅的所謂「黃金時代」,是有一個安穩、寧靜的環境去讓她寫作,她本身便是在日本寫下她著名和最常被人引用的幾句「黃金時代」說話。

她逝世前居於香港,完成長篇小說《呼蘭河傳》,日本和香港其實都是她的「黃金時代」,但很可惜,戲有關這兩地的篇幅很少,因為這是一部大陸片 (除導演是香港人外,九成製作人員是內地人) ,全片在大陸拍 (包括日本與香港部分);另一原因是有關蕭紅在日本的記述不多,而編導二人不去戲劇加工,結果便是篇幅短。

而戲內蕭紅的香港部分,幾乎全是她出出入入醫院養病、顯得很虛弱的模樣,完全沒有蕭紅當年獲得《星島日報》戴望舒邀約在該報副刊連載《呼蘭河傳》的描寫與角度,十分可惜。因為編劇是內地人、不熟香港,而導演又十分喜歡李檣的原劇本,幾乎是跟足來拍,結果就是現在公映版的樣貌!

湯唯出色地演了一個「靚版、瘦版的蕭紅」,演技自然、無懈可擊;那個演蕭軍的內地演員,太「奶油」與帥氣了,完全沒有真人蕭軍那種硬朗的氣場,電影也未能成功突出真人蕭軍那種為國為民、一心想上戰場為國打仗的性向。故電影後段,寫他突然要為國打仗,顯得頗突兀。

這戲在內地評價不高。在香港,一定好得多,因為本地影評人與文藝圈30年來都很愛惜許鞍華。她過去多部電影,都有特色,筆者喜歡《瘋刦》、《投奔怒海》和《書劍恩仇錄》。其實,她改編另一才女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也不差。擅於用畫面拍出意境是她的強項,戲內大東北的春意、秋色及冬雪都拍出氣氛,襯托了有關寫情部分。然而,角度和成功駕馭一部電影的氣魄與氣場,仍是香港導演的弱項。談到拍大時代,羅啟銳的《宋家三姐妹》,筆者認為,反而拍出罕見的史詩感人情懷。

《黃金時代》的攝影、美術、服裝設計與佈景、道具等都屬一流,劇本結構也甚具組織,但製作人的出發點和角度成為全片最遺憾的一個部分。電影開首,由「蕭紅」(即湯唯) 以一個「全知」的角度,對著鏡頭講自己生於191162日,逝世於1942122日。電影為何不由頭到尾,都貫徹採用「蕭紅」這個全知的角度去講述自己的一生呢?! 這不是一個更有趣的角度嗎?! 這一定令「蕭紅」的性格和喜好更「突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灰飛煙滅的三幢深具歷史價值的歐陸中古式堡壘豪宅 – 「余仁生」創辦人長子余東璇的「余園建築」和傳奇

重看英國經典《兩小無猜》(Melody)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