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福崗之旅 (系列三之一: 宗教篇)
2014年元旦之後在福崗和長崎自遊行了五天,這次是第三次去日本、第一次去九州。長崎引起筆者的興趣,源於林以諾牧師在 2012年12月與 2013年1月期間,在無線高清台播放了他六集介紹16世紀,天主教傳入日本後受幕府將軍打壓、禁教及宣教士殉道的節目,所以此行主打是在長崎細看這段事蹟,以及看原爆遺址。
在這裡得感謝主及林牧師,令此行收穫甚豐,對這段宣教的慘痛事蹟有感性的視察。
早上從福崗乘搭 JR 特急扺達長崎、在酒店放下行李後,還未到中午時分,便先到著名的「26聖人殉難地」細看,這「26聖人殉難地」跟下榻的酒店不到20分鐘的行路路程,位於一山坡的西坂公園內,十分清幽寧靜,還有數隻肥碩的貓兒在閒逛、覓食和午睡。
天主教自1549年由耶穌會的聖方濟各 (St Francis Xavier) 傳入日本後,於九州等地區快速發展。到1587年,豐臣秀吉將軍因擔心天主教危害政權的穩定,下令禁止天主教的傳播,宣佈為邪教、驅逐傳教士,把26人釘上十字架,展開二百幾年的禁教和打壓天主教歷史。不少教徒被迫逃往葡萄牙人的殖民地澳門定居和工作,因此,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地庫的紀念館內,亦掛有26人被釘十字架殉道的畫作。據估計,這二百多年有過千的教徒被害。到1860年後的明治維新才解禁,讓宗教再度傳揚。
這26人,九人是來自歐洲的傳教士,其餘 17人是信奉天主教的日本人,主要是農民。從這紀念26人的綠色石壁中,可清楚見到有三人較矮小,是三名少男、最年輕僅12歲。
除26人石壁外,後面還有一葡萄牙神父於1962年設立的紀念館,詳細記述天主教在日本傳播及被壓迫的經過,極值得細閱。雖然展館內不可拍照,但它設有官方網站,內有英文版,圖文並茂,可以登入www.26martyrs.com /瀏覽。
在長崎市還有一「大浦天主教堂」,正式名稱為「日本26聖殉教者堂」,是日本結束鎖國的1853年後最早建造的天主教教堂之一,也是紀念該26教徒。這哥德式建築的教堂不太大,配置典型的彩色玻璃與耶穌誕生的擺設,予人沉思、幽雅的味道,筆者十分喜歡。
其實,長崎經歷1945年8月9日的原爆災難後,所有教堂、民居和建築物都被嚴重破壞,現在見到的教堂都是按原來樣式重建後的產物。
長崎之行,還參觀了另一名為「浦上天主堂」的教堂,這教堂於1914年建成。同樣難以逃避原爆的摧毀,這教堂在對開的一幢小建築物內,放有很多教堂被原爆毀壞的石像等遺物,令人唏噓。筆者於當天中午時分抵達這教堂時,剛好遇上一日本婦人的安息禮結束,數十名穿上黑衣的親友伴著其棺木上靈車,氣氛肅穆但親和,之後各人駕回自駕車落教堂的斜路離開。
是次宗教之旅,其中一個很大的感觸是「為了主,您可以去到幾盡?」可以一如26人被釘十字架殉道嗎?
延伸閱讀
日本26聖人殉難地
筆者在此行拍攝的照片
www.fotop.net/timfan/timfan16大浦天主教堂
浦上天主堂
澳門在這次禁教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回覆刪除Yup, 天權兄,兩年前我在大三巴看到該26聖人被釘十架的繪畫時,也不知這段事蹟跟長崎有關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