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碼放映機與高清電影 (五之二) (筆者註: 下文是新近修改的版本,因原文有小部分資料不大準確,請諒。網上出版 e-publishing 便是有這優點,一發現問題, 可立即更正。哈哈...) 前幾天,寫了「電影菲林己死 ? 」一文,有朋友 A 說扼要及富啟發,亦有朋友 B 認為可寫得詳細一點。筆者因而再做了一些資料搜集,撰寫此文,希望能初探高清數碼和菲林電影這兩大陣營,並希望拋磚引玉。 上文說到的 4K 超高清數碼電影 (UHD) ,媲美優質 35MM 電影菲林,其解像度高達 4,096 * 2,160 像素。數年前,全球戲院的放映機,大部分仍是菲林放映機,並非數碼放映機,令數碼高清電影不易普及。因數碼放映機價格高昂,過去,很多戲院商都不願斥巨資去投資,所以,用 4K 超高清製作的數碼電影,最後仍得 output 為電影菲林,以便在戲院的一般菲林放映機上放映。 不過,最近兩、三年,大部分電影院,包括澳門、我們的祖國及歐美,大部分電影院已添置 2 K 數碼及 3 D 數碼放映機,以配合愈來愈多數碼製作。筆者現正搜集整理資料,在短期內將再撰文探討,以饗讀者。 現時,一部長 90 分鐘的 UHD 電影,檔案十分大,若透過電腦硬碟讀入到戲院的數碼放映系統內,需要非常大容量的貯存器。一分鐘長的 UHD ,已達 3.76 GB 。這情況有點像我們民用的全高清攝錄 ( Full HD - 1 , 920*1 , 080 像素 ) ,拍一小時可能已達 4 0 多 GB ,檔案大,故讀入需時,並需要容量大的貯存裝置 ( 如 hard dis k 或 memory card ) 。不過,最新科技是可透過快速的衛星傳送,解決發行上的難題。數十年前的靠人手 「 走片 」,一個拷貝供兩、三家戲院放映,已成絕響。 隨著數碼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筆者相信未來數年, UHD 電影的全球總產量,會佔一個很高比例。 事實上,日本 相機生產商 Canon 最近已發表了符合電影業標準 4K (4 , 096 * 2 , 160 像素 ) 高畫質影片的民用數碼單鏡反光相機 EOS-1D C ,售價 HK$92,800 大元,本港已有現貨發售。 雖然超高清電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