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淺淺歲月》的感想

看電影《#淺淺歲月》,主要是因為部戲用iPhone拍,以及葉童主演. 個多月前,史上最年輕榮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的好友率先看後,已跟我說,電影的調色很有問題,畫面效果不理想.

所以,有心理準備. 我覺得攝影師最大問題是不懂如何發揮iPhone拍片的最大強項,而且不懂得運用iPhone各廣角、標準和長焦鏡的特性. 有些畫面用digital zoom, 明顯粗糙了. 而另一最主要問題,我估計是沒有用Blackmagic app 濾鏡及沒有用 Pro Res,致令畫面很硬、很digital,以及後製調色(colour grading )的空間大減. 現在的畫面,演員的面色呈死灰白,整個畫面的色也淡而古怪.

不少場口,有時葉童及謝君豪的面色偏灰白、有時又偏黃. 畫面的質素很不professional, 可以用「災難」來形容. 運鏡和鏡頭調度亦生硬而變得很業餘.

劇本、情節推進和講故事技巧,亦很大問題.長約107分鐘的電影,首70分鐘幾乎是片段式的發展;片段和片段堆疊唔到感情和戲味的累積,相當沉悶.

去到最後大約30分鐘,在醫院內,患癌的謝君豪與前妻葉童及他第二位來自四川的內地妻子,三人發生爭拗才出現轉機;可惜,實在來得幾遲.....

這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劇本及小說原著均出自葉童的原型. 據葉童早前接受傳媒訪問,她很後期才知這是女編劇的婚姻和愛情故事.

這原來的妻子因懷念離婚及後來患癌離世的丈夫,故先寫了小說,後再搬上大銀幕. 可以說這是她的故事. 從電影,我們可估到她和丈夫關係破裂的理由,但電影欠刻畫離婚前夫妻二人的衝突,所以要由觀眾去思考、填補.

電影的英文名稱是True Love, for once in My Life. 戲尾有一句由葉童以旁白講出:「離婚時,我已原諒了你.」我覺得部戲、或這原型的最大問題係集中去懷念先夫,卻欠缺反省導致離婚,她的責任和角色. 而電影內,謝君豪見異思遷,他的轉變和理由也乏筆墨描繪. 當然,這亦是由觀眾去代入填補.......

我們如何面對自己?隱惡揚善?選擇地去看和寫、選擇去緬懷?

(後記:我看的這場,大部分是上了年紀的女觀眾,但未聽到有受感動的哭泣聲. 這是她們也看到電影的問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灰飛煙滅的三幢深具歷史價值的歐陸中古式堡壘豪宅 – 「余仁生」創辦人長子余東璇的「余園建築」和傳奇

重看英國經典《兩小無猜》(Melody)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