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日本 ( 六 ) -- 日本人的英文為何不靈光 ? 安倍內閣有何對策 ? 這個現象,凡去過日本的人都會有親身感受。在路上問路等很簡單的會話,都很少日本人能流利回應。原因何在 ? 這得要從日本的英文教育說起,日本學生在小五、小六才有英文課,惟這英文課並非正式課程,沒有教科書,由導師 ( 非專任的英文老師 ) 透過活動等形式在輕鬆、快樂的過程下讓學生接觸英文,更毋須考試。到中學階段,才正式教授英文,但比較著重於閱讀和詞彙方面,口語溝通的會話相對被輕視,所以造成日本人英語表達能力較遜。 香港百多年來受英國殖民統治,令港人在中、台等華人社會中,英文水平最高 ; 日常工作常跟英語人接觸,在國際都會的背景下,語文水平佔優。日本民族性相對排外,日常生活跟外國人打交道的機會也少,亦造成日人英語表達較弱。 根據 「 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 」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的資料,日本人在 TOEFL 的成績,平均分在亞洲眾國家中排名靠後,比北韓還差。而日本人的英文 口語發言,因受平假名與片假名的 「 五十音 」 影響,也不易發出國際標準口音。 其實,日本在戰後出現過數次學英文的熱潮,其中一次是 1964 年東京奧運 ; 另一次是 2008 年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就職演說 CD 與配套書籍,在日本大賣,日人紛紛聽演說、學英文。東京將於六年後的 2020 年再度主辦奧運,預料又會再掀英文熱。 日本人的英文水準普遍不高,在全球化及跨國企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愈見不利。而過去十年,日本人出國留學的數字持續下降,由 2004 年最高峰的 8 萬 3 千人,一直下滑到去年的 6 萬人。日本的文部科學省為鼓勵國人負笈海外,提供不少獎助學金及留學經費,惟仍欠吸引。調查顯示,日本學生不願出國的兩大原因是學費高昂及外語水平不夠。 安倍晉三自 2012 年底上台後,提出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建議,務求提升國民的英語水平,以便跟國際接軌及提高競爭力,包括 : (一) 把英文納入小學的正式科目,在中學增聘外籍英語老師 (二) 希望到 2020 年,日本出國唸大學的人能倍增到 12 萬人,而高中學生的留學人數則由現時的 3 萬增至 6 萬,以及考慮把 TOEF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