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致青春》隨感談兩岸三地和西方的青春成長電影


中國很少出產青少年人成長的電影,這跟國內政治及文化等因素當然有關,印象中拍得最好及最有浪漫感的首推姜文在90年代中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這戲曾被人讚譽為中國的《兩小無猜》Melody Fair,也是筆者喜歡的一部有特色的中國青春電影。

未看趙薇的《致青春》,先閱讀她接受報章的訪問,她提及國內青年人的成長背景跟港、台的十分不同,很現實與殘酷;叫觀眾不要期望如看港、台的青春電影般入場去看。確實,120分鐘片長的電影,筆者看了一大半都未能投入和代入,到最後40分鐘劇情的發展才豐富了男、女角的描繪,以及寫出編劇和導演想講的信息,提升了電影的味道和層次。

電影內的女生名鄭薇,明顯是趙薇的自況,勇往直前追求愛情,吱喳又自負;其他兩位男角追求學業與事業的發展,一心出國,愛情被放於不重要的次位,性格也懦怯。戲內男、女角的性格都不討好, 是叫觀眾不易投入的一個主因,跟兩年前台灣深入民心的《那些年》完全不同。

鄭薇追求的陳孝正,常以他的「人生就像只可以興建一次的樓宇般,在建築力學上不容有一厘米差池」,所以他寧揀千載難得的負笈出國機會而放棄愛情。雖然因出國而導致愛情告終的事,全世界都發生,但這在我們的祖國,特別多亦特別現實。導演刻劃下的中國年輕人,便是這般現實,先愛己、滿足一己欲望,愛情根本其次。

回看一海峽之隔的台灣,過去30年卻出產甚多青春成長電影,還側寫台灣社會的變遷,80年代初侯孝賢的《童年往事》、《戀戀風情》,到80年代尾楊德昌的《牯嶺街殺人事件》都屬代表作。柯一正86年的《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更是筆者至愛。這一系列電影都很台灣味,對兩性間的純愛有深厚的期望與追求,不功利和銅臭。前兩年的《那些年》也無異,這戲還有很多喜劇、幽默元素的包裝,令人較易看和投入。《致青春》則赤裸裸的寫國內年輕人追求出國與物質大於愛情。我想觀眾入場,多多少少都希望看一些較為人工化、美化而不太現實的東西 !

香港的青春成長電影,過去十多年叫人較有印象的可能是《香蕉成長》系列,寫少男懷春、對異性的好奇。本土的青春電影也頗現實,兩性間會講求實際收穫、性愛的獲得,這跟香港發達的資本主義物質社會當然分不開。82年三部最有名的《靚妹仔》、《檸檬可樂》和《彩雲曲》至今還應是本土青春電影的話題和代表作。三部各自拍出獨特的青春感,現在港產片已很少有這種新意、創意和誠意。

另一較奇怪現象,是港產片很少有寫大學生的青春電影,印象中只有羅啟銳的《玻璃之城》,寫港大男女生的愛情和其後發展。這現象倒值得思考。

年前印度片《作死不離三兄弟》寫大學生的生活及以後在社會的各自發展,充滿正能量及助人為快樂之本等積極信息,備受觀眾喜愛。

歐美的青春成長電影更多如天上繁星,有被稱為puberty movies的「懷春」類型電影,寫少男少女對奇妙愛情的憧憬,2000年意大利的《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Malena 是近十多年的經典。類近的還有60年代經典《初渡玉門關》 Summer of 42

80年代有我們熟悉的蘇菲瑪素的《初戀》一、二集La boum,以及講數名兒童找尋屍體的Stand by me70年代初的《兩小無猜》Melody Fair 講小學生要結婚,反轉學校的抗衡建制,更不用筆者在這裡重覆。70年代尾的《周未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 寫年輕人以跳舞出人頭地,尋找自己的社會角色,通通都是經典。

回看祖國,實在太少青春成長電影,青春與個體是被壓制的一群,令這類電影的創作少得可憐 !

延伸閱讀
推介國內一名為「時光網」的影視網站,內藏大量國內電影的資料外;還有很多博客及觀眾撰寫的影評,洋洋一、二千字。緃使您未必認同,但很多分析得頭頭是道,國內觀眾的欣賞水平一點也不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灰飛煙滅的三幢深具歷史價值的歐陸中古式堡壘豪宅 – 「余仁生」創辦人長子余東璇的「余園建築」和傳奇

重看英國經典《兩小無猜》(Melody)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