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日本 ( 二 ) : 「嫌中憎韓」風起了 韓國流行文化 (K-POP) 在過去十年大舉入侵東瀛,成功搶奪日本藝能界市場;中韓兩大新興經濟國的冒起令日人既愛且恨。安倍晉三在年前再度出任首相後,右傾的政策進一步衝擊日中與日韓關係,在日本出版界興起「嫌中憎韓」之風,這類書籍頗受讀書歡迎,反映民情出現微妙轉變 。這是「知日與觀日」需要注意的一個現象。 據《朝日新聞》二月中的一篇文章指出,自去年秋天開始,譴責中韓兩國的書常列暢銷榜之首;在總銷售額中所佔比額亦愈來愈大,有書店在顯眼位置的「豬肉枱」上放滿這類受讀者歡迎的書種。 其中《呆韓論》自去年 12 月開售以來,在兩個多月已售出 20 萬部,連續七周位列暢銷榜前 10 位。不少周刊的內容也充斥指責中韓兩國政府與領導人的內容,這全跟中國一直宣稱其擁有釣魚台的主權,而韓國則擁有獨島有關。領土之爭與民族的角力在一些右翼群眾內甚有號召力。 其實,只要在日本旅行,見到地鐵等旅遊熱點滿布漢字和韓國字,已知這兩國遊客為日本帶來巨額外匯,推動日本旅遊和酒店、零售業務。日本不少中型及具規模的酒店,其網頁除英文外,設有漢語和韓文,方便這兩國遊客在網上了解酒店的設備和服務,在網上訂房更至為方便。 在香港大學日本研究學系畢業,通曉日文、駐日藝能界長達七年、熟悉日韓流行文化的記者婁吉瓊 (Kitty Lau) 在其今年一月出版的新書指出 ,日本藝能界自 2000 年中期明顯受到 K-POP 的威脅,日本唱片和電視劇市場進入停滯期。隨著音樂數碼化和網絡市場的興起,日本的 CD 銷售額由 1998 年的 5,879 億日圓,大幅下跌至 2009 年的 2,460 億日圓 。今天韓流在日本穩建勢力,日本社會上「嫌韓」的聲音愈來愈大。 據婁吉瓊稱,街上時有人派發反韓傳單,反韓的遊行也舉行過好幾次。 韓劇不單風靡師奶一輩,也佔據年輕女性市場。韓國的 BIGBANG 於 2013 與 14 年在日本的六大巨蛋巡迴演唱會,總共吸引高達 77 萬觀眾人次 。婁分析韓國流行文化一心打入東瀛市場,有清楚的原因,因為日本人口是韓國的 2.5 倍,唱片銷售額更是韓國的 30 倍,所以巨大的日本市場,絕對不能忽視。日本的市場不單巨大,且非常健康,因日本...